孩子腹泻发热咳嗽厌食,这些经典小药
俗话说,小儿难养。宝宝一生病,全家如临大敌,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天下所有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宝贝健健康康地成长,但是宝贝要从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期间难免风风雨雨。发热、腹泻、咳嗽、厌食,或多或少是每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如果宝宝生病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针对以上儿科常见的疾病,医院儿科经几代老儿科医生的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应用本院儿科制剂的用药经验。所用药物选用医院自制药品,临床上疗效显著,并且价格低廉,深受患儿家长欢迎。一、小儿腹泻什么是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推荐用药:小儿止泻散+利湿五苓散+小儿益脾散+小儿消食保和颗粒。1、小儿止泻散小儿止泻散由麸炒白术、白芍、黄芩、山药、诃子、茯苓、乌药、木通、麸炒薏苡仁、砂仁、车前子、肉桂等药材组成,具有止泻利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消化不良等症。2、利湿五苓散利湿五苓散由泽泻、猪苓、茯苓、白术、肉桂等药材组成,具有化气行水的作用,主要用于浮肿、腹胀、呕吐、泄泻、渴不思饮、小便不利等症。处方来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尤适于秋季腹泻。3、小儿益脾散小儿益脾散由莲子、芡实、车前子、炒山药、肉桂等药材组成,具有健脾止泻,温肾助阳的作用,主要用于久泻不止、脾肾阴虚、口白唇淡、手足不温等症。4、小儿消食保和颗粒小儿消食保和颗粒是由焦山楂、茯苓、炒六神曲、连翘、炒麦芽、清半夏、炒莱菔子、陈皮等药材组成,具有消食积,和脾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胀满,腹泻、腹痛等症。临床上,治疗泄泻,健脾和胃是关键,以上四种药均取方经典,四药联用,在健脾和胃的同时止泻,针对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脾虚型、寒湿型、脾肾阳虚型等腹泻均有很好疗效。二、发热发热是感冒最主要的症状,但什么是发热?也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人的肛温是最接近于人体中心温度,口温次之,腋温再次之。但因为腋温操作简单,安全准确,尤其适合小儿(这里要说明的是,耳温、皮温等皆不准确)。腋温在36-37℃为人体正常体温,小儿略高出0.1-0.2℃也属正常范围,但此温度低于人体中心温度,这也是很多人询问是否要在腋温基础上加0.3-0.5℃的原因。小儿是否需要服用解热镇痛药,一般以腋温38.5℃为标准,当然要根据小儿有无热惊病史、精神状态等综合考虑。推荐用药:小儿金连败毒散+小儿消斑青黛散+小儿清火导赤散+宣肺银翘颗粒1、小儿金连败毒散小儿金连败毒散由连翘、大黄、金银花、桔梗、玄参、栀子、牡丹皮、天花粉、生地黄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初期,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大便秘结等症。2、小儿消斑青黛散小儿消斑青黛散由青黛、生石膏、大青叶、栀子、黄连、玄参、柴胡、人参、生地黄、知母、甘草等药材组成,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口舌生疮、齿龈溃破、口渴心烦、胁肋胀痛。3、小儿清火导赤散小儿清火导赤散是由生地黄、甘草、淡竹叶、木通等药材组成,具有消心火,利小便的作用,主要用于心经有热、口舌生疮、心烦、小便赤涩等症。4、小儿宣肺银翘颗粒小儿宣肺银翘颗粒是由金银花、桔梗、连翘、淡竹叶、薄荷、甘草、荆芥、炒牛蒡子、淡豆豉、芦根等药材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的等症。以上四种药均含有清热解毒药,四药联用针对感冒引起的高热具有较好疗效。清热的同时不伤阴,适合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的调理。三、咳嗽咳嗽是一个症状,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咳嗽为主证,中医统称为咳嗽病。多是外邪侵袭肺卫后,肺之宣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肺脏本身并没有器质性变化。此时西医治疗一般以抗感染或抗病毒药加止咳化痰对症药物为主。而中医方法治疗优势明显,只要辨证准确,疗效显著。推荐用药:小儿宁嗽散+小儿十二味化毒散+小儿宣肺银翘颗粒+小儿金连败毒散。1、小儿宁嗽散小儿宁嗽散是由海浮石、蜜百部、生石膏、蜜款冬花、蜜麻黄、桔梗、枳壳、蜜紫菀、法半夏、枇杷叶、白芍等药材组成,具有止咳定喘的作用,主要用于风火咳嗽,喘息咳嗽等症。2、小儿十二味化毒散小儿十二味化毒散是由玄参、薄荷、炒牛蒡子、金银花、桔梗、生地黄、连翘、天花粉、茯苓、青黛、芒硝、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化毒的作用,主要用于热毒内郁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出血、痱腮、疮疖等症。3、小儿宣肺银翘颗粒小儿宣肺银翘颗粒是由金银花、桔梗、连翘、淡竹叶、薄荷、甘草、荆芥、炒牛蒡子、淡豆豉、芦根等药材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的等症。4、小儿金连败毒散小儿金连败毒散由连翘、大黄、金银花、桔梗、玄参、栀子、牡丹皮、天花粉、生地黄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初期,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大便秘结等症。以上四种成药联用,对风热咳嗽、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均有较好疗效。四、厌食现在的孩子出现厌食问题的太多了,归根到底与脾胃虚弱和积食有关。由于家长过于关爱孩子,总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吃。可是,孩子的脾胃娇嫩,如果多吃了,无法运化,就会伤害到脾胃。推荐用药:小儿十八味养胃散+小儿消食保和颗粒+小儿钩藤散1、小儿十八味养胃散小儿十八味养胃散是由清半夏、广藿香、苍术、茯苓、麸炒白术、木香、焦神曲、香附、焦麦芽、栀子、焦山楂、川芎、砂仁、甘草、姜厚朴、麸炒枳实、陈皮、桔梗等药材组成,具有和胃止呕,健脾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胃脘满闷、不思饮食、呕吐酸水、气逆不舒等症。2、小儿消食保和颗粒小儿消食保和颗粒是由焦山楂、茯苓、炒六神曲、连翘、炒麦芽、清半夏、炒莱菔子、陈皮等药材组成,具有消食积,和脾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胀满,腹泻、腹痛等症。3、小儿钩藤散小儿钩藤散是由钩藤、当归、白芍、茯苓、甘草、木香、川芎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镇静,止抽的作用,主要用于高热惊厥、肝风内动抽搐以及惊悸不安等症。以上三种药联用,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理气机,不但能消除积食,还可以化解由积食引起的内热,能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改善孩子厌食的情况。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何辨证是诊断的第一步,建议各位家长找专业的医生诊治。注:文中所提药品均为医院院内制剂,均为纯中药制剂,仅限本院使用,欢迎各位家长前来诊治。除了上述经常联合使用的药品外,我院制剂室还有以下几种药物供儿科临床使用,效果显著。 医院为您及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7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入睡困难易醒睡不沉hellip
- 下一篇文章: 屡建奇功的祖传秘方,治愈患者数不胜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