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痰湿体质的人很多,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大家可以参照着看看自己是不是痰湿体质。

面部油脂多,头发爱出油,面色淡黄,容易长痤疮,口中有粘腻感,胸闷痰多,爱出汗或异味,腹部肥胖松软,肢体沉重,大便不爽或稀,小便浑浊或起泡,舌苔白或腻,舌体胖大或有齿痕。

讲到痰湿大家就会想到脾,脾主运化,喝进去的水或吃进去的食物,如果不能转化为供人体使用的津液就会变成水湿,水湿停留就会变成饮,水饮郁久或受热就变成痰。

痰湿体质的形成和脾的运化有重大关系,而引起脾失运化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生冷寒凉伤脾,忧思过度伤脾,肝气太过克制脾土等。

除了和脾有关外,痰的形成和肺也有关系。比如风邪或寒邪侵肺时,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肺中津液不能运送到膀胱,使水液停留形成痰。

痰的形成还和肾有关,膀胱有气化功能,而这个功能是归肾管的,肾气虚则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就好比火不够旺就不能烧开壶里的水,则水液泛滥成痰。

另外,痰的形成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喝水过多脾运化不过来,干不了那么多活,导致水液停留体内;饮食肥甘厚味甜腻导致胃中浊气过多,郁而生热,把水液凝练成痰。

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一些看似复杂的疾病其实跟痰有关系,比如息肉、结节、脂肪瘤、子宫肌瘤等。

这些病在中医看来就是有淤堵,比如气滞,血淤,寒凝,痰核等,淤堵时间久了就会凝结成块,西医就叫结节,增生,肌瘤等。

痰湿体质的人调理重在祛湿化痰,针对不同的症状表现,常用的中成药有二陈丸,六君丸,香砂六君丸,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

这里再推荐几个不同的痰证调理方法。

寒痰:痰呈白色,容易咳出,伴有轻微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躺下时容易咳喘等。

参考小青龙加减:桂枝9克,姜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苦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热痰:痰黄黏稠,或不易咳出,怕热喜冷饮,舌红苔黄,也可因热邪伤肺或感冒发烧后转化而来。

参考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苦杏仁10克,胆南星6克。

湿痰:痰白清稀,胸闷腹胀,晨起或饭后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缓,舌苔薄白或白厚,伴有肢体酸重,疲倦或便溏等。

参考二陈汤加减:制半夏10克,化橘红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苦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下一句是肾为生痰之本。

比如说二陈汤虽然祛痰非常好,但只能治标,而痰的本源是在肾,肾气不足膀胱的功能失常,无法把水液变成尿液排出去,就会形成痰湿。

这里推荐一个祛痰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那就是理痰汤:芡实30g,清半夏12g,黑芝麻9g,柏子仁6g,杭白芍6g,陈皮6g,茯苓6g。

这个方子尤其适合顽固性的痰湿,比如咳嗽白痰年多日久,痰多色白如泡沫样,吐在水中会化开,或伴有胸膈满闷,胃胀呃逆,痰多气促,惊悸眩晕等。

痰湿体质都是慢慢发展而来的,调理也要循序渐进,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经常服用薏米,赤小豆,白术,苍术,芡实,荷叶,陈皮,白扁豆,薤白等,少吃酸性和寒凉的食物,尤其少吃山楂、乌梅等酸性食物。

除了药物调理,也可以选用薏米、荷叶,枇杷叶,山药等和粳米一起煮粥,粥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而且不会加重脾胃负担。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伴有咳嗽,说到咳嗽很多人就想着怎么止咳,其实咳嗽并不一定是坏事,而是人体排除体内垃圾的一种方式。

人体内肺泡的薄膜就像纱窗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灰尘污物停留,咳嗽时可以震动肺部,把这些污物通过气道排出来。

比如遇到粉尘,二手烟等吸入时就会引发咳嗽,这是身体自发的反应,通过咳嗽把异物排出去。

祛湿神汤,痰湿体质不可错过女性各种手脚冰凉,如何调理?左左,执业药师,中医爱好者,从事医药行业N年原创空间,汇集药品知识,专注合理用药文中所提的中西药及方剂,仅供交流学习中医讲究辩证论治,药品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木子左

码字不易,多少都是心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