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l4oeln0.html

每年秋冬季都是咳嗽多发的季节,前几天推荐了一个治疗痰湿咳嗽的方子。然而其实除了痰湿型咳嗽外,肺热型的咳嗽更多。

肺热表现:发热,咳嗽,痰少而黄,咽痛,口干,舌红,苔黄或厚。

对于普通人而言,更简单的鉴别,一个人平素体质就是怕热,汗多,咳嗽伴有咽痛,或者口干,伸舌头比较红,舌苔偏黄,咳嗽的痰也是黄的,那就是肺热咳嗽了。

方子:枇杷叶18g,桑叶15g,前胡12g,浙贝10g。

用法:水煎服20分钟即可。

注:如口干、苔少,可加红梨一枚。这里提到痰少,是因为如果痰黄脓而稠,高热,虽然也是肺热,但属于痰热了,这个方子力度就不够了。

同样都是咳嗽,你看,表现会完全不同,而治疗当然也要随之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非无章可循的,这个章,就是辨证体系,或者说是病机。

中医学通常会把人体的表现,用整体的视角去观察,读取信息。而对这些信息,比如上面咳嗽的一些症状,舌脉,包括平时的寒热体质,饮食偏好之类。进行搜集。然后对这些表现进行分类。

比如痰色黄,就归为热,而白,则归为寒。舌红则归为热,舌淡则归为寒。舌苔黄厚归为热,舌苔薄白归为寒。怕冷汗出是寒,而怕热多汗则归为热。

以上举的例子只是寒热的分类,还有表里、虚实、上下,以及气分、血分之类的分类,在这些分类基础上,又概括性进行分类,比如表、实、热的归为阳证,反之归为阴证。这就是阴阳。

因此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来源于传统文化,与玄学相关,但又不完全一样。区别点在哪呢,就在于玄学里的阴阳五行只是概念,而中医里的阴阳五行,是有所特指的。如寒属阴,热属阳,寒热的表现是有一组特点的症状特点的。

药物的寒热属性,是根据药物的具体药效,进行归纳总结出来的。比如一个附子、干姜一类温阳的药物,吃了后就可以治疗一些寒性的疾病。而枇杷叶清肺胃热,桑叶清肺疏散风热,之类的也是根据具体的药效归纳出来的。然后我们说这些药物是寒性的。

寒热错了,有时候是会出大问题的。古人曾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现实中,只要不是危证重症,用药不是大寒大热大毒,自然也不会这么严重。但是也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后果。名医赵绍琴治疗过一个青年咳嗽的案例,一个肺热咳嗽的病人,吃了橘红丸,祛痰湿的,结果咳嗽更重,并出现了干咳、痰粘,并咳吐血丝的情况。后来就是用了清肺润肺一类药物逐渐治疗痊愈的。

因此,中医的辨证和概念,都是有其实际内涵,也是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当然这里也会有它的一些局限性。日后慢慢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as/1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