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不知道大家对佛手熟悉吗?单看外形就特别吸引人,就像人的手指头一样,拥拥簇簇在一起,特别可爱。

说起用佛手进行食疗,就不得不佩服岭南地区的老百姓了,他们把佛手吃出了花样,对食材进行完美搭配,可谓“食之有道”。

那么,佛手性质平和,似乎大家对它的了解更多地只是停留在食疗部分上。其实,佛手其应用广泛,可入药以治病。

本品能入肝、胃、肺经,善于“治气疏肝,和胃化痰”(《本草从新·佛手》),若运用得当,自可化平淡为神奇。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真正认识这样一味中药——佛手。

什么是佛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气香,味微甜后苦。以片大、绿皮白肉、香气浓者为佳。

佛手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胃、肺经,有“果中仙品”之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食同源的历史。佛手产于岭南地区,以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为主。

本品辛散苦燥,芳香不烈,温而平和。入肝经,能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诸证。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治脾胃气滞诸证。入肺经,能理气燥湿而化痰止咳,治咳嗽痰多。尤宜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证。

佛手有哪些功效?

1、疏肝理气,破积消癥

《格物致知·阳有余阴不足论》提出“司疏泄者肝也”。若肝疏泄失司,则气机不畅,横逆犯土,土不载木,则胃失和降,脾气不升。

佛手气清香而不烈,性温和而不峻,既能醒脾健胃,也可疏肝解郁。临床常配以香附、郁金、延胡索以理气止痛。

佛手味酸入肝,疏通肝气,畅达气机,使气之升降出入通畅无阻,土气得健,五脏自和。

2、和胃止呕,消食解酒

《本草纲目》言:“佛手柑,气味辛酸,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煎汤,治心下气痛”。胃为戊土,属阳,为五脏六腑之大源,濡养四肢百骸,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

本品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止痛。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症。

临床常见脾胃系病证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甚则急性重症胰腺炎,皆可用佛手治之,配以黄连、吴茱萸、藿香等以疏肝和胃。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可见佛手还有解除酒毒、防醉之功效。

3、豁痰导滞,燥湿止咳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本品苦温燥湿而化痰,辛香又能行气,故善治湿痰咳嗽、痰多胸闷者。

佛手除具化痰止咳之功效,兼有理气宽胸之良能,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

佛手因其气香甜浓郁,可入食烹调,煮粥调羹,味美调鲜,亦能彰显其功效,食疗以防病。

需要注意的是,佛手性偏温燥,单独使用不适于阴虚燥热之人,食疗需要合理搭配。

参考文献:

[1]方雅靖.佛手功效与用法探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3(23):1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as/1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