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呕吐泄泻的方子
小儿因外感邪气,内伤乳食,以及其它脏腑疾病影响到胃之受纳,致呕气上逆者,多可引起呕吐。 小儿呕吐的食疗有: 白芝麻。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热和胃。 丁香1粒,生姜一块,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丁香,封口,以水煎后顿服。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补虚。 苦瓜根6克,水煎后频服。 功效:清热止呕。 小儿呕吐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鲜白萝卜克,蜂蜜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方二]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方三]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方四]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方五]小米克,鲜嫩黄瓜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方六]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煮片刻即可。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方七]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胃热呢逆,呕吐诸症。 [方八]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本方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方九]瘦羊肉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炒熟,大蒜去皮捣成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人姜、葱、羊肉焯透起锅晾凉,再加盐料酒腌1小时,上笼旺火蒸耙。取出焯凉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条。锅内加菜油烧沸,入羊肉条炸干水分捞出,锅内留油少许,下葱、姜煸出香味,倒人酱油、料酒、白糖、奶汤、蒜泥,并将面酱调成汁放人,倾人羊肉,大火收汁,拣去葱、姜不用,入味精,撒上芝麻、香油、翻匀、作餐食。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 [方十]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纱糖温服。本方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呕吐。 [方十一]鲜土豆克,生姜10克,鲜橘汁30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互日1次。本方适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 [方十二]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如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本方适用于小儿惊恐气逆之所致呕吐者。方十三: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小儿泄泻方: 资生健脾丸载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参苓白术散去大枣,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治疗婴幼儿泄泻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案一:患者王某,7个月女孩,年6月20日初诊。便溏10余天,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等效不明显。大便仍每日5~6次或7~8次,最多达10次,有泡沫,酸臭,纳呆、多汗。两天前鼻流清涕,无发热,无咳嗽。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无明显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咽稍红,心律齐,肺呼吸音无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较活跃。舌淡偏红,苔微黄,指纹淡。 辨证:属脾胃已虚、湿热未清之泄泻。 治则:健脾益胃、清化湿热。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处方:太子参10g,生白术5g,茯苓5g,藿香3g,白豆蔻1.5g(后下),陈皮2g,黄连1.5g,生山楂4g,炒麦芽4g,生苡仁8g,桔梗2g,山药6g,牡蛎9g(先煎),浮小麦9g,生甘草2g。服3服药后,泄泻及多汗已不明显,再用参苓白术散为主以巩固疗效,1周后泄泻停止。 案二:患者李某,8个月男孩,年7月25日诊。泄泻半月,每日5次以上,经住院输液等治疗效不佳。大便如蛋花汤样,食欲不振,时有发热,神疲倦怠。查:舌淡红苔薄,指纹淡,咽稍红,心律齐,肺呼吸音无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较活跃。 辨证:属脾胃已虚,湿热未清。 治则:健脾益胃,清化湿热。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处方:党参8g,生白术5g,茯苓5g,藿香3g,白豆蔻1.5g(后下),陈皮2g,黄连2g,生山楂4g,炒麦芽4g,炒扁豆4g,薏苡仁10g,山药8g,生甘草2g。服4剂后泄泻明显好转,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其后,1周后泄泻停止。 按:两患儿泄泻均有10余天,脾胃已虚,而湿热之邪又未完全清除。资生健脾丸有健脾益胃、清化湿热之功,健脾益胃而不碍邪、清化湿热而不伤正,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7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咳嗽咽炎克星护嗓清肺化痰
- 下一篇文章: 曾医生首次公开的个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