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苦泄降,药性有寒、温之分,主入肺经。能制止咳嗽、平定喘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止咳平喘主要在于控制咳嗽或喘息的症状,侧重于治标,属于对症功效。临床务必与清肺、温肺、宣肺、降气、润肺、泻肺、敛肺、补肺、纳气等对证功效相结合运用方臻全面。

14止咳平喘药类:

苦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马兜铃

枇杷叶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

矮地茶

桑白皮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根皮。产于安徽、河南、浙江等地,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

桑白皮、蜜桑白皮、炙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本品性寒主降,主入肺经,“泻肺降气,是其专职”(《本草征要》)。长于泻肺中之火热,兼泻肺中之水饮而平喘定嗽。故凡“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本草纲目》)。尤宜于邪热壅肺之喘咳。“又能通达皮毛,引皮肤中水气达膀胱而出”(《脏腑药式补正》)。适用于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尤善治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

1.肺热喘咳 治肺热壅盛之喘咳,常配地骨皮、甘草,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者,可与麻黄、杏仁、葶苈子等同用。治肺虚有热之咳喘,可与人参、五味子等同用。

2.水肿 常与茯苓皮、大腹皮、陈皮等同用,如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煎服,6~12g。

本品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镇痛、利尿、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行食用。

桑皮甘寒归肺经,镇咳祛痰利尿行,热渴腹满二便秘,咳嗽肿胀皆对症。

文字来源

临床中药学

图片来源

大家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