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雨下来,更让人明显感觉到秋天真的来了。你的身体有没有变化呢?清早醒来,感到口干舌燥?是不是手不离杯,喝完一杯还想再来一杯?喝多少水还总感觉咽干口渴。女孩子们嘴巴开始起皮,往日好看的口红也不合意了。夏天觉得有些腻的身体乳赶紧涂上,因为时不时会有讨厌的干皮。别怀疑了,秋燥来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脏腑器官失于濡润的病变,出现口鼻咽眼等五官七窍及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枯不荣或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便干等症候。

所谓“秋三月,此谓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秋燥来袭不可忽视,以下症状帮你快速判断:

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咳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温燥)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干苔薄,脉象浮弦。(此为凉燥)

治疗秋燥需从两方面入手

温燥

病机:燥邪袭肺,肺津受伤。应轻宣润肺。可选桑杏汤。(药用桑杏、杏仁、豆豉宣肺透邪;贝母化痰;栀子清热;沙参、天花粉、芦根、梨皮养阴保津。)燥邪化火,伤及肺阴者,治当清肺润燥,可用清燥救肺汤。(药用杏仁、桑叶、枇杷叶疏邪利肺止咳;石膏、麦冬清火生津;人参补益气阴;阿胶、麻仁滋阴润燥)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麦冬、五味子两味药,更加注重对肺部的滋养,可用于肺肾亏虚,出现咳嗽、咽干、皮肤干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症状。凉燥病机:凉燥束表,肺气不利。应宣肺达表,化痰润燥。可选杏苏散(药用苏叶、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润燥;陈皮、半夏、茯苓化痰止咳)

秋季易补,

终于度过了炎炎夏日,

却迎来了秋燥侵袭,

一定要记得温补身体呀~

“燥邪当令,内应于肺”所以要记得早睡早起,多养肺~

养生小知识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菊煎。

除了中成药的选择,我们还可以选择仲景配方颗粒。相比成熟的中成药来说,仲景配方颗粒为优质中药饮片之浓缩干浸膏,经干压而成颗粒状药品。与传统中药饮片具有相同有效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经精心炮制加工做到减毒增效。

温馨提示:中成药虽好,还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对症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

仲景宛西制药专业药师--欢迎垂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1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