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以水为溶媒,故在煎煮中药时加水也有要求。一般其加水量,主要以药物的性能、体积、吸水量及药量而定,过多过少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很多街坊都跟小编表示每次煎煮中药都是“凭感觉”加水,而不知道该遵循哪些要求。那么今天贴心小编健康小课堂就教给大家几种方法,在煎煮中药时如何把握加水量。

传统加水法

将中药置于砂锅内,摊平,然后加入高出药面3~4厘米的水。此方法最为简单方便,使用最多,但是准确度稍差。若药中花(如旋复花、袋袋花等)、叶(如桑叶、枇杷叶等)类较多时,还可适量多加些水。

量器加水法

即采用有刻度的量杯加水,按不同的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一般而言,调理、滋补类药,头煎~毫升,二煎~毫升;解表药,头煎~毫升,二煎~毫升;其他头煎~毫升,二煎~毫升。

重量加水法

即按药物的总重量,确定加水量。将配好的中药(1剂)称一下重量,然后根据1克中药加10毫升水的原则,把总加水量的65%加到头煎中,余下的35%留给二煎用。例如,滋补调理药人参养荣汤,药物总重量为克,加水量应为1毫升,头煎应加65%即为毫升,二煎加水35%为毫升。该方法虽然加水麻烦,但较准确,特别是药物种类多、药量大的方剂更为适宜。

大家学会了以后可不要再凭感觉加水了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胶囊
全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