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四川南充谢家庙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产业兴旺脱贫有望

初夏的川东北骄阳似火,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谢家庙村的邓大妈正在坝子上翻晒两天前切好的柠檬片。这是谢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陆瑞阳给她“派的活”,把一袋子鲜柠檬洗净、切片、晒干,再由村里统一包装,通过村集体电商等渠道销往各地,完工后邓大妈能领到一份工钱。

邓大妈今年71岁,老伴去世早,子女都不在身边,她一个人在家,平时做点农活养点鸡鸭。像她这样的老人,村里还有上百位,其中不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让所有的乡亲脱贫不返贫,特别是没有什么文化和劳动技能的留守老人也有收入,这是陆瑞阳和村两委干部一直操心的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一方面柠檬等农产品运不出去造成滞销,另一方面对外出务工影响很大,不少村民只能留在家中等机会。面对这种情况,陆瑞阳一面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借助快手、抖音等平台推广,一面协调业主把柠檬存放在冻库,组织在家村民利用闲散时间切柠檬片晒干,并与村上的土蜂蜜一起搭配成“养生茶”销售。这样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调动了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劳动力,让留守妇女在家就能挣钱,陆瑞阳把这种小手工称作“谢家庙手作”。

不只是柠檬,列入“谢家庙手作”的还有枇杷膏。枇杷丰收,吃不完卖不掉怎么办?四川老百姓都有熬枇杷膏的传统,家家户户熬一点,留到秋冬泡茶,润肺止咳。陆瑞阳索性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名义,组织各家按标准熬制,统一保存和包装,组织村民选摘枇杷叶,经过去毛晒干,与枇杷膏一起打造“止咳良品”组合。

其实,这些措施并不是针对疫情的特殊措施,而是村里一直在探索发展的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谢家庙村贫困人口有95户人,山高沟狭,村集体经济在年前规模为零。陆瑞阳与村两委干部合计,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的关键,利用3年时间打造一个生态圈,带活一条产业链,打造一支务工队。

“一个生态圈”,指的是山顶种花椒、半坡栽银杏、林下搞养殖,村委会周边种百香果、黄陂等并套种丝瓜,在低洼处利用气温差轮种羊肚菌、辣椒、空心菜,发动老百姓搞“庭院经济”,将牛粪猪粪回田。同时,成立混合所有制村集体经济公司,尽可能把撂荒土地利用起来。

“一条产业链”,指的是以羊肚菌种植为牵引,探索菌类初加工。除了卖鲜菇干菇,还开发羊肚菌酱和汤料,利用“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就地取材做大健康农产品。从金银花茶、枇杷膏、柠檬片、玉米须这些农产品,到红薯粉、米豆腐、桑叶面等粗粮开发,谢家庙村的扶贫礼盒越做越大,春节前就销售了近1万份。目前,正探索柏树这一常见树种的综合利用,期待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在销售领域,除了找单位寻求大订单,还推出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