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咳嗽治从风
笔者在《国医论坛》上曾撰写有《浅谈因痰生风证》一文。文中在谈到因痰生风证的诸多表现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痒”,即:“咽喉或喉以下一段发痒即咳”,并指出“此非外邪之风,而是由痰所生”。应该说,此类患者,有的还兼有其它风象,如:面青、目下青暗、脉弦,或浮而兼滑,巅顶及头侧面胀痛,小儿久咳患者还会出现咬牙(或磨牙)及夜卧不宁等。 关于此肝风的起因,有人主要强调的是因久咳伤肺、肺阴虚所致,或因平素木火偏旺。而我则认为,痰湿也是可以生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宜忽略。 我在临床上遇到的咽痒,频咳而伴有痰较多或痰多又不易咳出者不少,且其多兼有滑脉的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滑曰风”;《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因此,其治疗,既要从肝风论治,同时还应考虑使用化痰、清热、补肺、养阴、甚至降气平喘等治法,综合运用。笔者即常用下方治疗顽咳、久咳而伴有咽痒者,效果多较满意,即:蝉衣10g、丹参20g、炙麻黄3g、炙紫菀20g、炙枇杷叶30g、炙甘草10g、杏仁15g、枯芩20g、沙参(或泡参)30g、炒瓜篓仁20g、炒苏子15g、法半夏(或胆星)15g、鱼腥草30g、丝瓜络10g。 本方既有蝉衣祛风,麻黄宣肺,又有杏仁、苏子降气,瓜篓、紫菀、杷叶、法夏止咳祛痰,还有沙参补肺,丹参活血,丝瓜络通络,枯芩、鱼腥草清湿热,炙甘草和胃,共同组成一首有较强理肺止咳作用的处方,屡用有验。 需得指出的是,该方中,蝉蜕一药不可或缺,应为平肝祛风之首选,黄宫绣即认为蝉蜕专入肝经,兼入皮肤。又因古人云“久病及血”,“治风先治血”,故丹参亦为治此证的关键药。另外,炙麻黄只用3g,而枇杷叶和沙参则需重用各30g,而紫菀、甘草、麻黄及枇杷叶须蜜炙,这不仅可增强润肺止咳功效,而且还有健补脾胃的功效,补土以生金。前贤有云:“脾不伤,不久咳”也。 总之,咽痒,频咳治从肝风,值得临床医者重视,不过要找到产生肝风的具体病因,不要局限于阴虚的一面。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善治痰者能治百病,善治风者必善治痰。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1.扁鹊“六不治”怎样理解? 2.中医为什么学张仲景,不学华佗(上篇) 3.七情太过危害大 4.今天我们怎样识别名中医——名中医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5.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去瘀生新,治胃痛,失眠(附单方验方) 王昆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ks/17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剂大全除瘟化毒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