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济华内科秘验方
1.愈咳散 麻黄6g杏仁9g白前9g黄芩9g陈皮6g甘草6g枇杷叶9g 水煎服,一日一剂 发散风寒、止咳化痰 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 2.烧伤药膏 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芩、黄连、大黄、白芨各20克. 用芝麻油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立即加入蜂蜡10克,待药油温度下降到60度左右时再加入冰片5,待凉外敷。 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生肌长口快,愈合不留疤。 治疗烧伤的药膏,治好很多烧伤病人 3.狐臭酊 雄黄粉克 用毫升碘伏浸泡24小时即可,取药液涂患处,每天一次。疗效神奇,涂抹以后狐臭马上消失! 一般狐臭患者涂药数次便可治愈。 4.保胎汤 黄芪18克、人参、当归、杜仲、桑寄生、兔丝子各9克、白木15克、阿胶、砂仁、黄芩、炙甘草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肾安胎。 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5.淋巴结肿大奇效良方 玄参、浙贝各9克、牡蛎15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8克、全蝎、守宫各3克 研末吞服.。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治疗痰核瘰疠(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肿大) 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化裁而来。 6.祛风蠲痹黑膏药: A、粗料: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羌活、独活、葛根各30克、肉桂15克、生马钱子60克、洋金花、生半夏、生南星、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秦艽、杜仲、牛膝、桑寄生、桂枝、白芍、麻黄、甘遂、巴豆、木鳖子、透骨草、急性子各20克、干蟾蜍5只。 B、细料:净生乳香、净没药、蓖麻子各10克、血竭(国产的不行)20克、炮山甲15克、川蜈蚣10条。研极细粉备用。 将A粗料放进芝麻油克中浸泡一星期,加热炸成棕褐色后,去渣炼油,待滴水成珠后加入铅丹粉克。待冷却至60度时,将B细料加入搅拌均匀冷却。然后膏药放进水中七天去火毒。七天后去水加热溶化后摊膏备用。临用前撒樟脑粉适量。 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疗效甚好,治愈患者数不胜数。 7.崩漏止血汤 炙黄芪30g炒白术15g红参9g阿胶9g(烊化)海螵鞘9g三七粉3g(送服)升麻3g炮姜6g灸甘草9g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益气健脾、固冲止血 崩漏、月经过多、经期过长 禁食白萝卜、藜芦 8.黑玉点痣膏 生石灰粉60克、食用碱20克、鸦胆子15克、木贼、紫草、五倍子炭各10克 研粉,加水毫升调匀,密封七天后使用。用牙签取些药膏点患处,20分钟擦掉,反复点药3次.一周后即可自行脱落。 治雀斑、黑痣、鸡眼等皮肤赘生物。治疗期间禁食醋、酱油、生姜等。这是付医师的家传秘方。 9.妇科炎症秘方 柴胡、当归、茯苓各6克、败酱草、马鞭草各15克、白芍、白术、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消痈止痛。 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小腹疼痛,疗效堪称一绝。 10.清热利胆汤 柴胡、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生甘草各9克、黄芩、蒲公英各15克。 疏肝利胆、渍热止痛。 专门治疗胆囊炎的专病专方 禁食辛辣。 11.排石利胆汤 柴胡、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生甘草各9克、黄芩、蒲公英各15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鸡内金20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疏肝利胆、渍热止痛、化石排石。 治胆结石合并胆囊炎。 禁食辛辣。 12.痄腮膏 青黛18克、芙蓉叶30克、白芷15克、大黄12克、赤小豆24克、冰片9克. 研粉,蜂蜜克调制成膏。取适量敷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腮腺炎即效。本方是师父五代家传秘方,恩师年轻时凭此方名燥乡里,载誉四方(那时候痄腮发病率比较高)。 13.逍遥无忧汤 醋柴胡6g白芍9g当归尾6g白术9g茯苓6g败酱草15g马鞭草15g川楝子9g延胡索9g 水煎服,一日一剂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消痈止痛 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 治疗期间禁房事,注意清洁,禁食辛辣、鱼腥 14.结肠康复丸: 人参、白术、干姜、补骨脂、肉豆蔻各60克、五味子、炙甘草各30克、吴茱萸、黄连各15克. 研粉,水泛丸。每次服9克,每日3次.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医院专治慢性结肠炎的特效方.方圆百里来此取药的患者络绎不绝。其发明人传授于我,经过本人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慢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大肠不固。 15.产后驱风汤 羌活、独活、当归、川芎、乌梢蛇各9克、黄芪30克、防风、桂枝、牛膝、灸甘草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祛风除湿、扶正驱邪。 治产后风湿病。 避风寒。 16.筋骨疼痛热敷散 白芥子90克、白花菜子60克、乳香、没药、生马钱子各30克、洋金花、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羌活、独活、川芎、白芷、桂枝、威灵仙各20克、斑蝥2克、樟脑15克、冰片5克. 将药物共研细粉备用。每次取15g—30g药粉,用温水调制成膏,敷患处,敷药后用保鲜膜覆盖,敷药5——20分钟患处开始发热。根据病情和耐受度而定。一般敷30—90分钟难受时去除。3—5天敷药一次。 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等 本药剧毒,严禁口服.这是付医师的秘方。 17.付济华烧烫伤奇效秘方: 生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连、黄芩、大黄、白芨各20克。 用芝麻油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加入冰片5克、蜂蜡10克,即得烧伤油。再加石灰上清液毫升混匀即可。取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 经过临床反复验证,治烧烫伤疗效特别好。 18.痛风汤 苍术、黄柏、牛膝、海桐皮、泽兰、苏木各9克、薏米仁30克、土茯苓15克、蚕沙12克、泽泻、地龙各18克、生甘草3克。 清热利湿,通痹止痛。 治痛风石 19.排石汤 四川大叶金钱草克,穿破石30克,海金沙30克,石韦15克,火硝6克(研粉冲服),乌药60克,木香9克,滑石30克,川牛膝30克,生甘草3克 每天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清热利湿、化石排石 肾结石 20.疳积散 鸡屎藤15g使君子12g槟榔12g麦芽9g神曲9g山楂9g鸡内金9人参6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6g 研粉备用 3岁内每服3g,3岁以上一岁加服1g 消食化积 小儿厌食症、疳积 21.鼻痔散 乌梅肉30克猪蹄甲15克皂角刺15克穿山甲5克苍耳子5克 共研细粉备用 取适量药粉吹入鼻中 22.骨伤消肿止痛方 山栀子、元胡各15克、大黄、苏木、泽兰、骨碎补、土鳖虫各9克、乌药、木香各6克、乳香、没药各5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治骨折早期。 23.一毛不拔汤 人参9克当归9克何首乌30克陈皮6克熟地9克墨旱莲15克黑芝麻15克 水煎服 湿热脱发,现代医学称为脂溢性脱发,症状见头皮毛发及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满面油光,易生皮炎,痤疮,舌苔厚腻,脉滑数。 24.一毛不拔散 侧柏叶30克枯矾15克红花9克 透骨草9克补骨脂6克 共为粗粉,做成散剂, 煎药洗头 25.肝癌腹水贴 生甘遂、生大戟、生芫花各10克、生大黄20克、牵牛子40克、腹水草30克、木香5克。 研粉备用。取适量药粉用酣调糊填满肚脐,绞布固定,24小时换一次药。 攻下逐水 肝癌腹水,用后就会小便增多,大便拉稀,一天多则达十余次,几天后腹水就会消失。医院老院长的祖传秘方,为肝病科对付肝腹水的“杀手锏”,是肝病科的镇殿之宝。临床治疗肝硬 26.扁平疣外用方 木贼草30g香附15g苍耳子15g红花9g板兰根15g薏苡仁30g鸦胆子15g冰片6g 打粗粉,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mL泡七天后,用棉签点涂患处,至直脱落。 27.冻疮油 朝天椒(去籽)3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当归20克红花20克花椒20克樟脑10克 上药(除樟脑以外)一起打成粗粉,取75%酒精浸泡一周,一周后过滤,加入樟脑摇匀溶化即可。 用棉签蘸取冻疮油直接涂抹于冻疮表面,溃疡禁用。涂药冻疮部位会发热,红肿痒痛快速消失疮,肿胀痒痛 27.面瘫整容汤 僵蚕6g全蝎3g制白附9g荆芥9g防风9g钩藤9g葛根15g地龙9g白芷6g 水煎服,一日一剂 祛风通络、化痰解痉 面瘫、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避风寒 28.头痛立效鼻嗅散 川芎18克、白芷、细辛、蒿本、羌活各9克、牙皂6克、樟脑、冰片各3克。 碾粉瓶装备用.取少许药粉吸入鼻中,左边头痛吸右鼻,右边头痛吸左鼻 通窍止痛。 治偏头痛、血管神经头痛立效。 29.加味生肌散 象皮20g(滑石粉烫)白及20g石膏30g(煅)儿茶10g血竭10g赤石脂30g(煅)龙骨20g(煅)珍珠粉10g轻粉3g乳香10g(制)大黄炭10g乌贼骨15g 共研极细粉备用。 疮疡久不收口。 30.疱疹散 雄黄15克青黛12克枯矾9克冰片3克。 上药共研细粉备用,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调匀即可 带状疱疹 30.牵正膏 蓖麻籽30克马钱子30克皂角15克僵蚕45克全虫45蜈蚣30条生甲片30克生白附子60克防风15克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生半夏30克生南星30克麻油克广丹克 细料:乳香15克没药15克血竭30克冰片10克樟脑15克 常规的黑膏药制作法 面瘫 病好了马上把膏药接下来,小心拉过了! 32.吹耳散 猪胆粉15克黄芩9克龙胆9克枯矾9克冰片3克 共研细粉。装瓶备用 取适量药粉吹入耳内,一日两次 中耳炎 33.散结利咽汤 半夏15克,厚朴12克,茯苓、茯苓、浙贝母、冬凌草各9克,苏叶、生姜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慢性咽炎、声带小结、梅核气。症见咽喉不适,如有痰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检查见咽后壁小结、滤泡增生。证属痰气郁阻咽喉,治疗当化痰散结,消肿利咽。 禁食幸辣。 34.小儿腹泻散 人参3g茯苓6g炒白术6g藿香叶3g木香3g葛根9g肉豆蔻6g防风3g灸甘草3g 水煎服,一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服用 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小儿慢性腹泻 急性肠炎禁用 35.小儿腹泻贴 丁香10g肉桂5g吴茱萸5g木香5g苍术15g五倍子15g白胡椒15g木鳖子10g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每次取1-2克,醋调成膏填满肚脐,胶布固定 小儿慢性腹泻 急性肠炎禁用 36.万能调经汤 醋柴胡6g白芍9g当归9g川穹6g熟地18g人参6g阿胶(烊化)6g益母草9g 一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饭后服用,经期服用七天 补气益血、疏肝化瘀 月经推迟、月经量少 37.哭来笑去痛经方 肉桂5g(后下)当归尾9g川穹9g白芍9g醋五灵脂6g延胡索15g玫瑰花9g香附9g小茴香6g 水煎服,一日一剂 温经散寒、散瘀止痛 痛经 注意避寒保暖 38.四四五六送子汤 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24g人参9g白术9g茯苓6g甘草6g菟丝子9g 覆盆子9g枸杞子9g五味子9g山药18g山萸肉18g丹皮3g泽泻3g 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补肝肾益精血种子延嗣 不孕症 平时禁房事,排卵期同房 39.保胎汤 黄芪18g人参9g白术15g当归9g阿胶6g杜仲9g寄生9g菟丝子9g砂仁6g黄芩6g灸甘草6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健脾和胃、益肾安胎 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禁食白萝卜 40.乳腺消癖汤 醋柴胡6g、白芍9g、枳实9g、青皮9g、夏枯草18g、山慈菇9g、蒲公英9g、海藻18g、昆布18g、三棱9g、莪术9g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 服用1-3月、保持心情舒畅,禁食甘草 41.升压汤 黄芪30克、白术18克、人参、当归、五味子各9克、桔梗、陈皮各3克、炙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低血压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所致。 42.中风偏瘫弃拐丸 陈皮60克半夏90克茯苓30克枳实30克胆南星60克竹茹30克人参15克石菖蒲60克三七90克水蛭60克牛虻60克穿山甲60克全蝎60克天麻60克(真)麝香2克以上药物除麝香外,其它药物共研极细粉,最后加入麝香混合均匀后,水泛为丸。 一次9克,一天二次 疏通血管,激活神经 脑梗塞、脑血栓所致的偏瘫 清淡饮食 43.小儿强效退热散 麻黄6g杏仁6g石膏30g(先煎)柴胡9g黄芩6g金银花6g甘草3g 水煎服,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各一次 解表退热、和解少阳 感冒或肺炎引起的发热 本方剂量为3岁以上儿童一日服用剂量,低于3岁剂量酌减。 44.心痛汤组方 法半夏9g薤白9g瓜蒌30g桂枝9g枳实6g丹参9g川穹9g制水蛭9g元胡15g三七粉3g(送服)降香6g人参6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化痰宽胸、温阳通脉、活血化 冠心病、心绞痛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慌心悸 禁食油腻、避寒保暖 44.癫痫神效散 白矾30g郁金30g天竺黄50g天麻15g钩藤15g藏红花5g全虫10g清半夏10g胆南星15g琥珀10g牛黄10g水牛角粉15g远志10g麝香0.5g朱砂3g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即可 每次服5g,早晚两次,温水送服 熄风化痰,镇静安神,开窍定痫 癫痫 朱砂有毒,不宜久服,服药三个月后请停止用药。 45.愈咳散 生麻黄6g杏仁9g白前9g黄芩9g陈皮6g生甘草6g枇杷叶9g 水煎服,一日一剂 发散风寒、止咳化痰 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 45.阑尾炎汤 大黄15g(后下)芒硝9g(烊化)冬瓜仁45g桃仁9g丹皮6g金银花30g败酱草15g木香9g槟榔9g延胡索15g甘草3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服用 泄热败毒、行气散结 阑尾炎 禁食辛辣 46.痔疮胜刀散 乌梅30g黄连10g侧柏叶10g生大黄10g苦参10g石榴皮15g槐角10g五倍子15g皂角刺10g冰片5g(后下)枯矾15g(后下) 将本处方所得药材,水煎二十分钟后,倒出药液,加入冰片、枯矾熏熏蒸坐浴患处一天两次,每次30分钟。 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均可) 47.泌感复原煎 黄柏9g栀子15g蒲公英18g泽泻18g滑石18g(先煎)车前子9(包煎)9萹蓄9g瞿麦9g冬葵子9g白花蛇舌草15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服用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尿道炎、肾盂肾炎 禁食辛辣 48.酒糟鼻特效酊 百部36g硫磺18g大黄18g黄芩9g黄连9g栀子9g丹皮9g冰片3g 将上述药物打粗粉,浸泡75%酒精ml中,密封7日 取药液涂于患处,早晚一次 清热泻火,杀虫 酒糟鼻 禁食辛辣 49.益肾固齿散 补骨脂30g骨碎补30g淫羊藿15g熟地15g知母5g龙齿10g 取药粉9克,温水冲服,每天二次,早晚服用 将上述药物工研细粉,备用 滋补肝肾壮骨固齿 牙齿松动容易脱落 50.牙痛一抹灵 荜拨9克黄连3克花椒6克冰片3克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取药粉适量,用酒精调成膏状,涂抹于牙痛处 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牙痛 51.拔脓清毒方 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半边莲15g、半枝莲15g、芙蓉花叶15g、白花蛇舌草15g、 水煎后取煎好的浓缩药水浸药纱布外敷患处,一天多次加药水湿润纱布,直到红肿束到一起箍穿脓头后排脓。如脓肿部位深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重症者可同时结合此药方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 疔、疮疡、疖、痈、无名肿毒、蜂窝织炎、甲沟炎、深部脓肿,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阴疽、阴疮者不可用。脾胃虚寒者慎服用。 52.透脓拔毒膏 金银花35g连翘35g大黄25g桔梗25g黄连35g栀子30g黄柏25g黄芩30g赤芍25g当归20g川穹15g白芷20g白蔹15g木鳖15g蓖麻20g芙蓉15g花粉15g蜈蚣5条樟脑10g山甲15g没药10g儿茶10g乳香10g血蝎10g轻粉10g冰片5g 将细料:乳香、没药、儿茶、血竭、轻粉、樟脑、冰片共同研磨成极细粉,备用。其余药物用芝麻油g同放于锅中,浸泡七日,七日后文火炸枯,炼油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g,收膏。将膏药浸泡于水中七日去火毒。七日后取膏用文火溶化,加入上述研磨好的细料,即可。 外用,贴于患处 清热解毒,透脓拔毒 各种疮痈肿毒 53.银屑康复汤 土茯苓30g菝葜30g苦参9g白鲜皮18g黄柏9g拳参9g金银花9g连翘9g蝉蜕6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银屑病(牛皮癣) 54.洗髓换骨丹 骨碎补g续断g补骨脂g自然铜g山萸肉g山药g熟地黄g鹿角霜g生龙骨g制龟板g土鳖虫90g制穿山甲90g广地龙90g怀牛膝30g制乳香90g制没药90g龙血竭60g木香60g 上药共研细末,蜜炼为丸 制成蜜丸每服15g,一日三次,如果打成粉或是灌胶囊服用每次9克,一天三次,饭后服用 益肾填精,强筋生骨,散瘀止痛 股骨头坏死 痛如服药期间患处疼痛加重均是药效作用,约1-3月可缓解,请坚持服用,如有胃不适可配合点护胃的西药一起服用,服药期间,禁房事 患者可根据以上药方剂量按比例配出自已具体服用的疗程量,请根据病情选择服药6-18月 55.骨伤消肿止痛方 栀子15g熟大黄9g苏木9g泽兰9g木香6g乌药6g制乳香5g制没药5g元胡15g土鳖虫9g骨碎补9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骨折早期 56.骨伤强筋接骨方 骨碎补30g川续断15g自然铜6g补骨脂9g生龙骨15g(先煎)土鳖虫9g木香6g乌药6g血竭6g制乳香5g制没药5g三七6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骨折中、后期 57.暖肢汤 黄芪30g白术18g党参15g当归9g桂枝6g仙灵脾6g熟地9g艾叶6g 灸甘草3g 水煎服,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服用。 益气养雪、温补元阳 四肢冰冷 58.降脂茶 生首乌30g山楂18g普洱茶15g丹参15g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打成粗粉,即成降脂茶 取降脂茶药粉9g代茶饮,每日两次 降脂化浊、活血通脉 高血脂 59.溶脂轻身汤 荷叶30g山楂9g决明子9g陈皮6g半夏9g茯苓9g泽泻18g大黄6g大腹皮9g桂枝6g川牛膝9g 水煎服,一天一付,早晚各服一次,或打粗粉每次30g泡水当茶饮用,坚持1-3月 化痰理气,消脂化浊 肥胖 清淡饮食 60.痄腮膏 青黛18克、芙蓉叶30克、白芷15克、生大黄12克、赤小豆24克、冰片9克。 上述药物共研极细粉,炼蜜克调制成膏。 取适量药膏敷于患处,一日一次。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腮腺炎 61.耳聋一号方 柴胡6g黄芩9g黄连3g栀子15g龙胆6g连翘9g大黄6g石菖蒲6g猪胆汁3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清肝泻火、和解少阳 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 禁食辛辣 62.耳聋二号方 熟地30g山药18g茯苓6g山萸肉18g丹皮9g泽泻6g磁石30g狗肾6g 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填精补肾 神经性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d/13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药性歌,珍藏版值得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