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

明天上午就是I级经典考试啦!

今天,专线一给大家带来了今年5月份I级考试的真题内容(最新),以助力同学们参考复习!需要注意的是:与5月份的Ⅰ级考试相比,本次Ⅰ级考试的难度恢复到了3月份的难度(内经分值从分回到分、多选题重新出现、判断题退出等等)。因此,本次分享仅供参考,不建议大家完全依照本份真题来复习。接下来请看详细内容(题目与答案均不承诺完全正确):

21年5月I级考试单选题10道

中华传统文化篇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道”的意思是:

①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èng)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

2、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的句子是: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我主自然(不太记得了)

E.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意思是:

便辟:习惯争论;便佞:习惯巧言谄媚。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那些习惯争论而没有主见的人交友,与没有原则、立场而善变的人交友,与习惯于拍马谄媚的人交友,都是有害无益的。

4、“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中,“彻”的意思

“彻”是治的意思,无德的统治就是到处设规则,也就是管理,这是无德之人的做法。

5、不与老子思想一致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礼者,人道之极也

C.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D.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E.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道家思想渊源来源哪本书?

A.《论语》B.《易经》C.《诗经》D.《战国策》

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意思

(道法自然)自然规律,就犹如射箭一样,

8、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1年5月I级考试单选题80道

内经篇

11、阴阳是“变化之(父母)”

12、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3、骨痹的病机

14、五脏生理功能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

15、食气入胃后,输布代谢过程,肺()

16、“痿躄”的病机

17、春夏秋冬合乎四时脉气之变象的是(权衡规矩)

18、“劳风”病变在()

19、“伤脾而病起于阳”表现()

20、《百病始生》“忧思”伤(心)

21、生之本,(神之变也)《生气通天论》

22、风厥的病机

23、“人之伤于寒也”则表现为(热虽甚不死)

24、春三月的特点

25、薄厥的意思

26、胆的功能

27、察色按脉,先别()

28、肉烁、肉苛的意思

29、下面哪项不是五气致病的特点

A.湿盛则濡泻

B.燥盛则干

C.热盛则痛

D.风盛则动

E.寒盛则浮

30、热病复发的病因

31、浊气归心的含义

32、痈疽多发(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之民

33、阴阳交的病候

34、“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三焦)咳

35、志不足则(厥)《调经论》

36、石瘕中,寒气容于()

37、传化之腑,其特点为(泻而不藏)《五藏别论》

38、涩脉的主病是(痹)《平人气象论》

39、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

40、《决气》中,津脱可能出现(汗大泄)

41、“五脏痹”的病机为

42、《内经》成书年代

43、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五藏别论》

44、四肢皆禀气于胃,必因于(脾)

45、《调经论》“补中益气”用于什么病理机制()

46、《疏五过论》认为“失精”证的病机是()

47、阴阳之征兆是(水火者)《阴阳印象大论》

48、劳则(气耗)《举痛论》

49、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上古天真论》

50、视其五色,寒者见(白)。《举痛论》

51、“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的病机是()

52、水肿内因

53、阳受之则入(六腑)。《太阴阳明论》

54、顺应四时阴阳以养生,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气调神大论》

55、随神往来谓之(魂)《本神》

56、咳则两胁下痛者病多(肝咳)

57、“热虽甚不死”病机()《热论》

58、“伤神”原因《本神》

59、“色苍黄,腹筋起”为(鼓胀)《水胀》

60、寒厥病机

61、“胃不和”则——“卧不安”

62、“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63、气厚性能——发热

64、不属于情志致病——气收

65、诸热瞀瘛瘛指——手足抽搐

66、久咳的病机——肺胃

67、诸寒收引——

68、劳风病状——

69、“常主”含义

70、六腑咳的病机

71、脾,华在——口唇

72、精不足者——温之以气

73、血之府——血脉

74、下列属于煎厥——烦劳则张

75、所以任物者——心

76、“州都之官”——膀胱

77、“。。。聚于胸?,”——宗气

78、留者——攻之?

79、不属于奇恒之府的是——三焦

80、膻中者,,,出焉——喜乐

81、下列那个属于真气——肾气?

82、做到容平——养收之道?

83、心气虚则——悲

84、化物的脏器——小肠

85、肾所出——

86、逸者——散之?

87、温热论19条,湿。

88、《举痛论》疼痛的病机-寒?热?

89、阴阳反作——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9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21年5月I级考试单选题10道

伤寒篇

91、少阳病提纲证条文

92、不是附子汤主的病症——

9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94、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

95、太阳病变证治疗原则——治犯何逆,随证治之

96、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通脉四逆汤

97、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

98、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9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弦,身run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

21年5月I级考试单选题10道

温病篇

1、辛凉平剂——银翘散

2、温病三宝中最凉——安宫牛黄丸

3、吴鞠通上焦温病脉象——两寸浮数?

4、上焦15条,清营汤去黄连用于——

5、真阴灼绝,绝——六味地黄汤?加减复脉汤

6、叶天士,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汗之、才清、透热转气、凉血

7、“湿热证,数日后——,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脘中微闷,知饥不食

8、凉血散血?

9、温热论,第4条。

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营分受热

10、《湿热病篇》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等味。——六一散

21年5月I级考试单选题10道

金匮要略篇

11、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2、百合病的病机——心肺阴虚

13、黄疸的病机——

1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肝实脾虚

15、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历节

16、腰以上肿-汗法

17、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

18、风湿表虚证——防己黄芪汤

19、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

20、瓜蒌薤白半夏汤中无——厚朴

21年5月I级考试判断20道

内经篇

21、气有多少,病有缓急,治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至真要大论》

22、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灵枢五色》

23、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素问经脉别论》

24、《灵枢·营卫生会》: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外,太阳主内。

25、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太阴阳明论》

26、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7、壅遏营气,令无所闭,是谓脉。《灵枢决气》

28、阴阴者,十二经脉之长地,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了尽,故死矣。《素问热论》

29、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药之过也,无越其制度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30、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地。《素问评热病论》

31.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素问调经论》

32、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内也。《素问汤液醪醴论》

34、五藏各人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为痛,甚者为咳。《素问咳论》

35、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督脉脉,而络于带脉。《痿论》

36、风寒湿三气杂至,分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

37、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8、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

39、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素问百病始生》

40、心者,神之本,生之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21年5月I级考试原文填空20道

内经篇

41、《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___也,血者,___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42、《素问脉要精微论》:仓廪不藏着,是___,___,是膀胱不藏也。

43、《素问举痛论》:今余问于夫子,令___,视而可见,___,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44、《素问评热病论》:___,其气必虚,___,阳必凑之。

45、《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之始生也者,必起于___,阴阳喜怒,___。

46、《素问痹论》:阴气者,___,燥则消亡。___,肠胃乃伤。

47、《素问异法方宜论》: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___,知___也。

48、《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___;___,伤在五味。

49、《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___,则虚者活,身汗___,则实者活。

5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___,阴阳者,___之能始也。

51、《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宫者,___也,故___,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52、《素问痿论》:阴阳者,___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___也。

5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应其轻而扬之,___而减之,___而彰之。

54、《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___,以知浅深,察其___,以观成败。

55、《素问痿论》:故肺热叶焦,则皮毛___,著则达___也。

56、《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___;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___。

57、《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___。饮食自供,___。

58、《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___,任脉通,太冲肠盛,___,故有子。

59、《灵枢决气》:___者,耳聋;___者,目不明。

60、《素问热病》:治之___,病日衰已矣。其___者,可汗而已。

21年5月I级考试名词解释10道

61、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62、守经隧

63、下焦如渎

64、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65、合阳

66、虚里

67、石瘕

68、阴阳异位

69、尻以代踵

70、诊法常以平旦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次I级考试的重点依旧是内经一类经文,同学可以查看往期推文,全面了解一下考试内容:最新的内经重点来了!(内容来自5月7日中医经典交流会)中医经典考试丨内经篇·一类经文(广中医适用)年3月份I级考试选择题部分真题中医经典考试丨II级大纲及题型分值解读Ps: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专线一关于中医经典考试的所有往期内容。

光看真题还不够,想要通过考试还需要付出更多踏实的努力。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顺利通过考试,我们还建立了一个“中医经典考试丨备考交流群”,长期分享考试资讯、提醒大家背书学习,欢迎同学们加入!(由于群聊已满人,请联系专线一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d/1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