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纷繁芜杂我只安静做自己

新安,今之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屯溪以及解放后划归江西的婺源等六县一市的古称。因祁门之新安山,流经境内的新安江而得名。晋朝时歙县设新安郡,晋后称歙州,宋朝改称徽州,如今徽州乃新安古郡,新安医学因此而名。

新安医学肇始于东晋,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时期,以其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而彪炳史册,享有“天下名医出新安”的美誉。

新安古郡是我国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名区。境内黄山云海,白岳丹霞,独禀大自然的丽质。就国史而言,晋室东渡,宋都南迁,中华的政治文化中心两度转移,更增益其地缘优势。江河舟楫便利,士庶亦贾亦儒,因儒入仕。雄厚的经济基础,必然绽放学术繁花。历千余年的文化积淀,于是这古老的山城,便成就其桃源胜境,文献之邦。

新安医学博大精深,与徽商、徽派建筑、徽州画派、徽州理学、古民居、歙砚、宣纸、徽剧同为徽州文化重要内涵,它是中华医学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流派。一千八百多年来,新安医学以其秘方形式家族中世代相传。

据有关资料记载,各朝代新安中医计有名医余人,医著多部,影响深远,在中华医学史上贡献极大。尤其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儒医出现,使新安医学理论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代代新安医师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及生活习性,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从而形成一系列新安中医学理论沿用至今,成为中华医学一朵瑰丽奇葩。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有:

宋代歙县人张昊所著《医说》,歙县人张扩所著《伤寒彻要》,歙县人张杲所著《秘方奥旨》;

元代婺源人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明代歙县人程玠所著《眼科宝籍》,祁门人汪机所著《石山医案》,歙县人汪瓘所著《名医类案》,祁门人徐春甫所著《古今医统大全》,歙县人方有执所著《伤寒论条辨》,休宁人汪昂所著《本草备要》;

清代歙县人程国彭所著《外科十法》,歙县人吴谦所著《医宗金鉴》,歙县人郑宏刚所著《痘疹正传》,歙县人程文囿所著《医述》,休宁人晚清名医叶昶所著《红树山庄医案》,等等。

祁门:中国御医之乡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祁门红茶”,即并不知道,祁门还是“中国御医之乡”,祁门自古崇尚医学,医风昌盛,名医众多。

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余人,医书40余部多卷。尤其明清之际,祁门先后共出过21名御医,涌现一大批医学大家,不但享誉当世,而且名播海外,影响深远,为全国所罕见,故祁门有“中国御医之乡”之美誉。

  御医,是中国古代为皇帝,包括皇宫贵族、大臣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人群。严格意义上的“御医”,医院院使(相当于院长)1人、左右院判(相当于副院长)2人和御医,约16人左右。广义上的“御医”,医院吏目和医生,约60人左右(有处方权,可以独立看病的)。相对于全国来说,只有医者中的佼佼者才能当上御医。

  据史籍资料,祁门御医21人,其中明代20名,清代1名;医院院判周仕元1人、御医12人、吏目8人。这些御医,都生在祁门,学医祁门。

 历史上祁门众多的名医御医和宏富医著,奠定了祁门古医学在新安医学及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年,黄山市评选古徽州历史上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徽州千年杰出人物”30位,其中新安医学方面仅有两位入选,分别为祁门明代大医家汪机和徐春甫,祁门医道之盛可见一斑。

红顶药商胡雪岩

出生在绩溪县湖里村的胡雪岩,人们都知道他在杭州开的胡庆余药店,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同治十一年(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清同治十二年(年11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调兵遣将,准备发兵新疆。带兵打仗需要粮食。左给胡致信,请胡向上海滩的外国银行借款,解西征军燃眉之急。当时借外债很难,连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但胡雪岩非同一般,朝廷办不成的事他办成了。他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外债万两白银,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胡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赞曰:"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胡雪岩商道已经成为一种经营理念浸渍在胡庆余堂品牌内涵中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文体系,核心就是"戒欺"。其"是乃仁术"、"真不二价""顾客乃养命之源"等经营理念,已超越了中医药范畴,将为打造"诚信"社会作出最明确的历史诠释。

"戒欺"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上述文字是胡雪岩留给后人的最有价值的品牌遗产。

新安名药

新安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境内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药物资源非常丰富。道光三年(年)《休宁县志·食货》记载,休宁县产药材有茯苓、白药、白术、桔梗等六十种;同治十二年(年)《祁门县志》记述了产药有祁术等一百六十余种。详细文献资料匮乏。年徽州地区组织了全区中药资源普查,据普查资料统计,共有动、植、矿物药种,其中植物药科种,动物药12科种、矿物药6种,其他5种。是安徽省山茱萸、厚朴、前胡、复盆子、枇杷叶、祁蛇、白花蛇等药材的主要产区,所产的菊花、绿梅花、杜仲、辛夷、独活、防风、乌药、桂枝等品种在省内具有重要地位。如祁术、生晒术、枣皮、前胡等历史上久负盛名。

辛夷

辛夷,又名望春花,木笔花,辛,温,入肺、胃经。功效:祛风,通窍。主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牙痛。以休宁县最多,年产量在担左右。最大的辛夷树在西田乡阳台村,有四株身围6米,树高18米,覆盖面积达2亩多地,每年可产干花多公斤。树龄已有多年。

贡菊

徽菊,气清香,味甘、微苦。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产于徽州府所在地歙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引为全国四大名菊之一。据赵保康编写的《歙县之白菊花》(年)记载,歙县种的白菊花始于光绪二十年(年),由歙县绍前村茶商张亦光从浙江德清县引进大洲源,民国初发展到金竹岭及昌源各地,民国10年(年)前,年产不过千担。据传,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内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遍访名医灵药,徽州知府将金竹岭产的白菊花献到京都,很快治愈了眼疾,名扬京城,从此徽菊冠名“贡菊”,并规定年年进贡的数量。徽商则以“金竹贡菊”的招牌肩挑船运,销往沪、汉等地药店和茶庄,传统认为徽菊具有玉瓣、翠蒂、气香、味甘等特征,分贡菊、资菊两种。贡菊为优,其花蒂翠绿色,略凸,瓜瓣排列紧密,玉白色有光泽,质地较肥厚,味略甘。资菊略次,花蒂淡绿色,略凹,花瓣白色,质地略薄,性略燥。

杜仲

杜仲又称木绵。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止漏安胎。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肝肾虚寒,阳痿、尿频;肝肾不足,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胎漏、胎坠等。是我国独有树种之一。民国26年《歙县志·物产》载:“杜仲,石耳山及他山中皆有之,此尤上品,一名木棉,其芽可食,其叶状如玉兰、厚朴,折之有丝。”年黟县泗溪乡溪头村在海拔米的唐元岭发现一株百年树龄的杜仲树,栓皮达5—7毫米,内皮厚达30毫米。此后各县相继发现几棵,但一发现就被剥皮,现在象这样百年以上的杜仲树几绝。

山茱萸

习称枣皮,气微,味酸,带苦涩。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主产歙县金川,该县金川乡合丰村有一株号称“枣皮王”的大树,树龄已有余年,树高9米,树干直径0.92米,树冠直径14.1米。现仍枝叶茂盛,年年果实累累,~年单株产量公斤(鲜果)。现休宁、祁门、绩溪也有栽培,年产量达担。

前胡

别名土当归、野当归。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1.降气祛痰:主治肺热咳嗽,痰黄粘稠。2.宣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郁肺之咳嗽咽痛。以歙县三阳、老竹铺、绩溪荆州等地最多。年荆州乡收获达担。

白术

又称徽白术,形如狗头,皮黄肉白体软,内有朱砂点异于他术,为菊科植物,以根茎入药。有健脾益气、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倦怠无力、食少胀满、脘腹痛、呕吐泄泻、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主要在歙县街口、岔口、杞梓里、深渡等地产,年产担左右。

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溫。主要功效:下气、除满、燥湿、消胀、平喘。主产绩溪、歙县,祁门、休宁亦产。年产量在担左右。

长按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y/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