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

[宋]董嗣杲

种接他枝宿土乾,花开抵得北风寒。

蛹须负雪疑蜂蛰,毛叶粘霜若蝟攒。

蕤破极冬悬蜡蒂,果收初夏摘金丸。

冻香便觉饴如蜜,树掩卢村月色宽。

种接他枝宿土乾,

枇杷具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嫁接3-4年就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20-40年产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70-年进入衰老期。实生树寿命更长,但结果较迟。枇杷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力强而又不易积水,pH6左右的砂质壤土为佳。由于平原及缓坡山地均可生长,所以适宜山地和丘陵生长。

枇杷的好种是出来名的,有陆游的诗为证:

《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可爱戏作》

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

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

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忧鸟啄残。

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

花开抵得北风寒。

枇杷花是圆锥花序顶生,长10-19厘米,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钻形,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0毫米;萼筒浅杯状,长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丝基部扩展;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子房顶端有锈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枇杷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温度,年平均温度12-15℃,冬季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不低于0℃为宜。其主要产区年平均雨量多在0毫米以上,但春季雨水过多,易使枝条徒长,故在多雨地区要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生长。

枇杷花的凌寒开放也是非常有名的,有不少诗句可以证明:

[唐]羊士谔的《题枇杷树》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宋]宋祁《草木杂咏五首·枇杷》

有果产西裔,作花凌蚤寒。树繁碧玉叶,柯疊黄金丸。上都不可寄,咀味独长叹。

蛹须负雪疑蜂蛰,毛叶粘霜若蝟攒。

枇杷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

枇杷叶的药用让它成为赠礼佳品,有诗为证

[唐]司空曙《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蕤破极冬悬蜡蒂,果收初夏摘金丸。

枇杷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果期5-6月。

枇杷果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古人常用金橘、金弹、金丸比喻,有诗为证:

[宋]杨万里《枇杷》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支分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

[宋]梅尧臣《依韵和行之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宋]牟巘五《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枇杷坞》

落落金弹丸,飞鸟不敢下。

卢橘不到吴,杨梅同过夏。

[宋]邓深《枇杷六言》

大似明珠径寸,黄如香蜡成丸。

落处韩嫣遗弹,可怜不救饥寒。

冻香便觉饴如蜜,树掩卢村月色宽。

枇杷是美丽观赏树木和果树。果味甘酸,供生食、蜜饯和酿酒用;叶晒干去毛,可供药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气之效。木材红棕色,可作木梳、手杖、农具柄等用。

枇杷的好吃是有目共睹的,它还成为了御赐之物,有诗为证:

[明]于慎行《赐鲜枇杷》

嘉名汉苑旧标奇,北客由来自不知。

绿萼经春开笼日,黄金满树入筐时。

江南漫道珍卢橘,西蜀休称荐荔枝。

千里梯航来不易,怀将余核志恩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1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