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黄金果写意色香味画家丁鸿雁笔下的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初夏时节,我国江南一带的枇杷一熟透,便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景致。那绿叶,繁盛,绵密,肥大;尤其是那果实累累,缀满枝头压枝低,光泽圆润夺目。这对绘画创作来说,真是一个好题材!当代著名画家丁鸿雁先生喜爱画枇杷,在他的绘画世界里,枇杷作为常见的审美意象,被他表现得生动有神,惹人喜爱,雅俗共赏。 《五月枇杷似金秋》枇杷是名果佳品,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为常绿小乔木,属于美丽观赏树木和果树。一身是宝,花、果、叶皆可入药。丁鸿雁先生对枇杷比较了解,他在院子里窗下就栽了一棵枇杷树,闲来散步,时常观看,由此熟识此树发芽、花开、花落、果子由生到熟、引蜂招蝶、秋冬叶落等一年生长期里的种种景象,特别着意于体察果子成熟之际的准确形貌,闻其香味,尝其口感。有时兴来,对着景物画起来。 丁鸿雁先生丁鸿雁先生画枇杷,谨遵文人画神与物游、传神蕴趣的创作规律,以小写意手法循序为之,逐步生发。他主要采用没骨法,先勾枝干,再画叶子,最后笔触蘸着藤黄和朱膘写果实,见出其圆浑、沉甸、高光、润泽,显示出他对色彩大胆而巧妙的运用。在设色方面,他善于汲取其他画种之长,巧妙借鉴油画、水彩的色彩元素,表现出果实颜色的微妙变化,如墨分五彩,浓淡深浅之际突出质感和体量。再加上他对鸟雀、野禽、昆虫、清供瓶罐等配景的刻画,以及画面诗词题跋的行书题写,这便从总体上构成一个有意趣有韵味的生动意境。看其画面,那种强烈夺目的色彩与苍浑厚重的墨痕水迹交织在一起,鲜艳又和谐,斑斓而厚重。因审美品读之际移情通感的自然置入,他画的枇杷,色、香、味兼备:其色,观之悦目;其香,似乎嗅到;其味,引人垂涎。 《果甜花香》《结成金果麦收时》我国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对枇杷的精彩描写。至于“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唐·元稹《山枇杷》)“熟梅天气半晴阴,摘尽枇杷一树金”(宋·戴敏《初夏游张园》);“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吴昌硕题画诗)等古典诗句,也是丁鸿雁先生的研究对象,从而写象造境之时,便以此立意,营造咏物诗一般的审美意境。“纷纷瑞雪正花期,花开时节世不知。疑是雪花沁肺腑,结成金果麦收时,”他的创作中多有根据自我深刻对此诗予以形象阐释的写意佳作。 许多作品还表明,丁鸿雁先生画枇杷,是从外到内进行的深情的礼赞。他注重挖掘枇杷意象的审美内涵和文化象征性,其画作中诸如成果收获、家庭圆满、健康长寿、子嗣昌盛、财富殷实等喜庆寓意,也丰富着其绘画文本的人文意涵,助益于他将此果打造成自己拿手的一类题材而为群众眼熟能详。 传神黄金果,写意色、香味。丁鸿雁先生近几年出版的许多精美的画集,即是以他画的枇杷为封面,可见他对枇杷这一植物的钟爱。他爱枇杷,画枇杷,借物寄情,缘物写心……(上官爵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19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冠二阳康复后经常干咳一个止咳中成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