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五月,五四在即;青年成团,熠熠生辉。在喜迎建团周年之际,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新时代青年,正值风华正茂,当继五四薪火,放光发热。

温馨提示:假期娱乐之际也别忘了学习呦~

今天跟大家见面的中药是苦杏仁,本次内容同样也带来了两种方剂,本期所介绍的是以苦杏仁为主要原料的方剂:

苦杏仁

别名:杏仁,因带有苦味,被称为苦杏仁。

功效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杏仁主要有以下五种药理作用:①镇咳平喘;②润滑肠道黏膜;③抗炎镇痛;④降血糖;⑤降血脂。

清金肃肺止咳方

组成:炒苦杏仁9g,炙枇杷叶12g,旋覆花12g,前胡12g,紫菀12g,百部12g,桔梗10g,厚朴12g,金蝉花12g。

功用:清金化痰、肃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风寒者症见咳嗽,气急,咽痒,咳痰稀白;风热者症见咳剧气粗,咽干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风燥者症见干咳喉痒,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方中杏仁,苦、微温,功能宣通肺气,化痰润燥。枇杷叶,清痰、清肺,除呕,止咳,降火消痰。紫菀,味苦辛,性温,其辛温润肺,治咳嗽痰喘、消痰止渴。前胡,苦甘辛,性温,辛以畅肺解风寒。百部,甘苦,微温,润肺气、止咳嗽、杀虫。

清金肃肺止咳方的运用

外感咳嗽

风寒者,酌加麻黄、荆芥、紫苏等,以宣散风寒之邪;风热者,酌加银花、连翘、金荞麦、桑叶、菊花等,以散风清热;风燥者,酌加桑皮、梨皮、百合等,以疏风润燥。

痰湿证

以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晨起或食后咳剧,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伴胸闷院痞,呕恶食少,体倦便溏为辨证要点。酌加半夏、陈皮、白芥子、莱菔子等,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痰热证

以咳嗽气粗,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热腥味,面赤口干为辨证要点。酌加瓜蒌、天花粉、知母、浙贝母、桑皮、鱼腥草等,以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肝火证

以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口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随情绪波动增减为辨证要点。合黛蛤散、加减泻白散,以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肺阴虚证

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潮热颧红,手足心热为辨证要点。酌加沙参、麦冬、天冬、玄参等,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桑杏汤

组成: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淡豆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3克。

用法:水毫升,煮取毫升,饭后服用。病重者可再次服用。

功用: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方中桑叶辛凉解表;杏仁宣利肺气以止咳,同为君药。豆豉轻宣透表;沙参、梨皮甘寒润肺生津,共为臣药。栀子皮清泄肺热;浙贝母化痰止咳,共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为轻宣、润燥、清热合用,且诸药用量较轻,使燥热除而肺津复,则诸证自愈。

桑杏汤的运用

本方为治疗温燥外袭,肺燥咳嗽轻证的代表方,以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常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

注意事项

曾有报道,成人一次口服生苦杏仁40-60粒可中毒,50-粒可致死。亦有文献报道,小儿口服5粒引起中毒,服10余粒致死的。

食用时请务必注意用量,

避免引发意外!

素材来源:医学百科、方剂汇

排版:金晴玉

初审:容镇堂

复审:校团委社团管理部陈楚婷

终审:倪慧玲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as/1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