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痉咳速效方
肝肺同调、止咳平喘方——痉咳速效方 Part.01临床根基旋复花15g(包煎),白芍30g,生甘草10g,桔梗10g,射干10g,麻黄10g,炒苦杏仁10g,生石膏30g,荆芥10g,蝉衣10g。 水煎服。 缓急解痉,清宣肺热,止咳平喘。 上呼吸道沾染咳嗽,伤风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本方实为加减金沸草散、甘桔汤、麻杏石甘汤合方而来。此中,加减金沸草散由旋覆花、白芍、生甘草3药构成,旋覆花,《本经》载其“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下气”。旋覆花除具备消痰降气之功外,因其味辛,辛者能散能横行,而能宣散肺气达于外相,一降一宣,即可复原肺主宣肃之权;其味咸,咸者入肾,而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使胃中的痰涎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即可复原肺的清虚成效态。看来旋复花一味药之功,竟可以使肺、胃、肾三脏戴泽,上中下三焦通利。白芍配甘草则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解痉,能滋润肺津,舒徐肺气,当代药理研讨证明其能缓和光滑肌痉挛。甘桔汤即为《伤寒论》之桔梗汤,方中甘草清热解毒止痛,加桔梗则开结消肿,故治咽喉肿痛甚效。《金匮要略》用本方诊疗“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提醒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成果,谢绝忽略。麻杏石甘汤则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况且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故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散发之力,又能外透肌表,使邪无复留。杏仁宣肺降气而诊疗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止咳之效。甘草和中缓急,和谐诸药。再加射干苦寒,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善治咽喉肿痛;荆芥、蝉衣疏风脱敏止咳。诸药适用,共奏缓急解痉,清宣肺热,脱敏止咳之功。 Part.02验案举例案一:痉咳速效方加减诊疗咳嗽 刘某,女。 .05.03初诊:咳嗽2周,黄痰,咽痒,舌红而干,脉浮,证属风咳。 处方:旋复花10,白芍20,生甘草10,炙麻黄10,杏仁10,生石膏25,浙贝母15,荆芥10,蝉衣10,桑白皮10,桔梗10,百部10,鱼腥草30,芦根20,车前子15,仙鹤草30。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 患者服药7剂后,咳嗽即止。 案二:痉咳速效方加减诊疗咳嗽 王某,女。 .6.15初诊:患者正月前受寒后咳嗽,自愿咽干,有痰难以咳出,接连1月未见好转,期间服用中西药诊疗未见良效。刻诊:咳嗽气短,畏寒,口干,多梦易醒。月信量少,颜色暗。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 处方:旋复花15g(包煎),白芍20g,生甘草10g,桔梗10g,炙麻黄10g,苦杏仁10g,浙贝母15g,蝉蜕10g,荆芥10g,钩藤10g,薄荷8g,射干10g,鱼腥草30g,芦根20g,干姜10g,细辛5g,五味子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 .6.29复诊:服药成绩佳,咳嗽大减,但停药一再,当今痰多。前哨加桑白皮20,款冬花10,柴胡10,枇杷叶20,公英10,制附子15。14剂。 药后咳嗽止。 案三:痉咳速效方加减诊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李玲玲,女。 .10.21初诊:咳嗽变应性哮喘,舌红少苔,辨证为风咳。 处方:旋复花15g,白芍25g,生甘草10g,桔梗10g,射干10g,蝉蜕10g,荆芥10g,炙麻黄10g,苦杏仁15g,生石膏35g,浙贝母15g,枇杷叶15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芦根20g,白茅根20g,松花粉1.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 .11.4二诊:服药后咳嗽大减,夜晚根基不咳,日间仍咳,痰呈果冻状。舌红苔薄,脉佻薄。前哨加当归1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 .1.20三诊:偶有咳嗽,痰出则咳轻,痰呈果冻状,舌质红。处方:炙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干姜10g,细辛10g,法半夏15g,五味子10g,黄芩10g,生石膏25g,旋复花10g(包煎),当归10g,射干10g,松花粉1袋,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 1月后随访,咳嗽全愈 长按增加: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as/17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天如何保护脾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