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123.html

(点击播放语音,有对本文的详细解读。)

卷一·上焦篇

湿温

四十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三仁汤方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

四十四、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湿温误以伤寒治,成此。)

四十五、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肺主气,湿温者,肺气不化,郁极而一阴一阳(谓心与胆也)之火俱结也。盖金病不能平木,木反挟心火来刑肺金。喉即肺系,其闭在气分者即阻,闭在血分者即痛也,故以轻药开之。

银翘马勃散(辛凉微苦法)

连翘、牛蒡子、银花、射干、马勃。

四十六、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湿热郁阻气机,可致喉间呃呃连声作响的哕),宣痹汤主之。

上焦清阳郁阻,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

宣痹汤(苦辛通法)

枇杷叶、郁金、射干、白通草、香豆豉。

四十七、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苇茎、薏苡仁、桃仁、冬瓜仁、滑石、杏仁。)

《金匮》谓喘在上焦,其息促。太阴湿蒸为痰,喘息不宁,故以苇茎汤轻宣肺气,加杏仁、滑石利窍而逐热饮。若寒饮喘咳者,治属饮家,不在此例。

四十八、《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瓜蒂)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清阳自然能得到伸展)。

四十九、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载寒湿,所以互证湿温也(寒湿本来属于温病范畴,之所以要载寒湿的内容,是为了与湿温相互参照)。按寒湿伤表阳中经络之证,《金匮》论之甚详,兹不备录(本书中不再全部作介绍)。独采叶案(叶天士医案)一条,以见湿寒、湿温不可混也。形寒脉缓,舌白不渴,而经络拘束,全系寒证,故以姜附温中,白术燥温,桂枝通行表阳也。

桂枝姜附汤(苦心热法)

桂枝、干姜、白术、熟附子。

中医史60赵献可与《医贯》05

《红楼梦》里的中医药

睡眠新认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