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乡风厚植乡村振兴软实力
近年来,蒙自市坚持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以提高村民素质、生活幸福指数和文明乡风为中心,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村容村貌“新”了 文明村镇创建前,蒙自市大部分村庄都是垃圾成堆、柴垛占道、污水横流,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农户家中杂物乱放、鸡畜乱跑,露天厕所和粪池臭气熏天……蒙自市在文明村镇创建中,将人居环境作为测评指标的重要内容,整合各种力量指导13个乡镇(街道)组建蒙自市“教收家志愿服务队”60余支,组织开展“教收家”培训期次,开展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5.2万户次,召集志愿者开展服务人数达5.25万人次,整治重点村68个,带动个村民小组参与;打造“清洁家园荣誉超市”13个,发放“荣誉存折”5.57万本,为群众累计发放积分.71万分,为群众累计兑换积分.77万分等活动,有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再提升。 如今的村镇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景观绿化全覆盖。新安所镇、期路白苗族乡龙泉寨和蓝天新村的变化,便是蒙自市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成效的缩影,村里修建了文体广场、图书室、活动室,村民们会自觉打扫村里的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乡风民风“美”了 “人去世了就是要土葬才行。”“没用的枇杷叶和秸秆只能烧了呀!”“喜丧喜事就是要大办一场,热闹热闹。”……这是存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脑海中的老思想。“自己一年打工纯收入才五万多,一年吃酒席送出去的钱就达二三万。吃剩的菜全部倒了,多可惜。”大台子村民苏海芬说。确实这样的风俗不仅浪费各种资源,造成人们的经济负担,操办的人还费心伤神。蒙自市文明村镇创建以推进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自年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来,蒙自市各乡镇(街道)组织人员利用街天、集市、节假日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各个村(居)民小组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现在,参军、入学等不再操办酒席,婚嫁、丧葬办席规模减小,枇杷叶做成中药材、秸秆做成饲料,由收购商统一收购,人们也逐渐接受了逝者火化后公墓安葬的新规。村镇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成效愈渐显著,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家里邻里“亲”了 蒙自市文明村镇创建以家庭和睦、邻里亲近为重要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生活。为了乡村和谐美好,在各村委会、社区组建成立调解室,由村干部和乡村能人担任矛盾调解人。村民矛盾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调解室就是化解矛盾的地方,促进邻里关系的钥匙。今天,家庭、邻里之间矛盾少了,村民文明素质也提高了,走进蒙自的各个村镇,看到的是田间地头人们互帮互助的场景,听到的是村民们幸福爽朗的笑声。 截止目前,蒙自市已成功创建文明村镇96个,其中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带动了各村镇创建的积极性,文明创建氛围浓厚。如今的农村村容整、民风淳、文化兴,正是文明村镇创建成效的生动写照,成为培育乡村振兴,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高华 编辑:肖士翔 审核:王爱菊、尹伟东 作者/来源:文明蒙自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jj/19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轻松搞定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