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组方的方剂,数量极多。

所收65方,主要从以下原则选收,故属博收廉取之举:

①临床疗效比较确实。

②无明显副作用或毒性。

③古今中外之方兼收,即以传统经验为主,结合近代科研成果与国外(主要是日本)的经验方。

④内服为主,兼及外用。

⑤各方的剂型及用法可灵活变化。

34.一味山药饮(《方剂讲座》)

鲜山药克,炖至熟透,分2次食药饮汤,主治虚劳(尤以肺脾肾三脏),见症如精神不佳,困倦乏力,睡眠不好,午后发热,气喘自汗者。

35.羊胆粉(《中医内科学》)

羊胆烘干,研粉,装入胶囊,每服1丸,每日3次,主治肺结核。

36.罗布麻叶汤(《家庭良方》)

罗布麻叶5~10克,水煎服或开水泡服,每日1剂,主治高血压。

37.将军丸《鲁府禁方》

大黄性峻烈、有“斩关夺将”之能,故以将军喻之。古代文献有攻下、清热、活血三大功效,近代又有很多新的发现,用途极广。本方为大黄酒拌,蒸晒多次,碎为细末,制为丸剂。此外,又可作散剂内服或外用。原方主治吐血。近代用治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又据报道,大量应用(生大黄粉60克冲服)可以排水、排钾、排毒,可减轻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水肿。

38.韭菜子散(《常见病单验方》)

韭菜子克,焙干研末。每服6克,日2次,开水送服。主治阳痿。

39.黄芩煎剂(《中药学》)

黄芩一味,制成20%煎剂。原用作喉头喷雾,以预防流脑,内服亦有效。黄芩为清热泻火之要药,兼解毒、凉血、燥湿、安胎之功,不论内服与外用(尚可调散及制成酊剂、牙膏等,或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制药,如黄芩苷眼药水)均具良效。对湿热、黄疸、泻利、淋证、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血热吐衄、胎热不安,以及口腔、咽喉、眼、肝胆之感染性疾患等有效,又治高血压。

40.菊花茶(《中药》)

菊花向来作为茶剂,故中药店与茶叶店均有出售。菊花品种甚多,以杭白菊为主。药用的菊花量,远较一般饮茶者为大。每日需15~20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本品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三大功效,故可用治风热外感、痈疽疖疔、目赤肿痛等。近代研究,菊花对中老年人最危及生命健康的心脑血管系列疾病(包括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很值得重视。

41.柘木糖浆((上海市药品标准》)

柘树根茎经加工制成的糖浆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5毫升。本品具有抗癌作用,用于胃癌、食道癌、贲门癌、肠癌等,有一定的抗肿瘤及缓解症状作用。此外,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42.宫颈癌片(《上海市药品标准》)

掌叶半夏块茎经提取制成的片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3片。功能消肿散结,治疗子宫颈癌及子宫癌前期病变,抗癌作用肯定。在口服片剂同时,必须与外用宫颈癌栓一起使用。

43.香蒲降脂片(《上海市药品标准》)

由蒲黄(花粉)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本品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主治冠心病及高脂血症。

44.三七片(《上海市药品标准》)

参三七单味研末制成片剂。口服每日1~2次,每次3~5片。有行血散瘀,消肿定痛,止血之功。用于治疗跌打瘀肿,痈肿疼痛,产后瘀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

45.吴茱萸膏《内病外治》

吴茱萸10克,研细,加醋调成糊状,外敷两足心,纱布包扎,48小时后去药,主治小儿支气管炎,乃上病下治法。

46.马齿苋汤(《乐清民间验方选编》)

马齿苋克,水煎服,主治慢性痢疾。本品味酸,微寒,清热解毒,止血消痈肿,故对湿热泄泻、痢疾有特效。

47.宁血糖浆《上海市药品标准》)

以落花生红棕色种皮加工制成的糖浆。口服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具有止血作用,主治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鼻衄出血等。

48.枇杷叶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以枇杷叶加工制成的膏滋剂。口服每日2-3次,每次9-15克,用温开水冲服,功能清肺润燥,下气止咳,治疗肺热燥咳、痰少咽干、气逆喘息等。

49.映山红糖浆(《上海市卫生局暂行标准》)

以杜鹃花的干燥花朵加工制成的糖浆、口服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功能祛痰止咳。主治慢性气管炎,有肯定的镇咳祛痰作用。

本文内容摘自《简易效方》。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西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ks/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