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546.html

大理真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大多不显山不露水。

看认识的人写的书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几年至少看过四本认识的人写的书。

?

这本书看得我心又有点野了,

山上那么多花也想去看看。

说是认识,

也仅仅因为她是孩子同学他妈。

人家并不是专业作家,

据她说当时写书只是听说写书能挣钱,

就随便那么一写。

后来现实告诉她写书真不挣钱。

挣不挣钱的反正书是出版了,

而且还挺好看。

我用了两个晚上看完,

总觉得看了个女版的《瓦尔登湖》。

据说她写这本书之前真没看过《瓦尔登湖》,

但书里确实引用了一段梭罗的话。

看完书有一种缺氧的感觉,

烤火的感觉和酥油茶的味道。

要不然就是下雨,伴着她的泪水。

不知道作者经历了啥?

她有些悲伤有些无奈。

她在藏区生活了十八年,

把一些老人家都待没了,

就是生个小孩都成年了。

也不知道她为啥去哪儿?

也不知道她想找寻什么?

反正她在哪儿待了很久。

看人,长的温柔和善身材苗条。

看书,女主却是一个钢铁汉子。

热烈奔放多情,酷爱自然。

以前打趣自己尤其喜欢川妹子

就这种,但只能远观。

有时候觉得自己幸运,

在大理能认识这么多才女。

虽然自己不才,

但能认识有才之人自己可能也不会太差,

至少可以拿出来显摆。

她喜欢植物,

也不知道她手机里相机里

究竟拍了多少花花草草。

喜欢的有些纯粹!

据说人家老公是玩帆船的,

很高级那种。

言归正传,说书吧!

这是一本很像博物志书,但又不是。书中记录了大量的高原植物,也叙述了德钦的地理地貌和变化无常的气候。藏区的日常生活也有体现,书中大量篇幅在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不解。也有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佩服她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执着和对骨子里的极致浪漫。

有时候跟一群朋友徜徉在雪山之间,有时候独自一人在旷野畅快淋漓地感受着日出日落,孤独寂寞。住牛棚喝酥油茶拾柴烤火,同时也感受着雨夜和阳光透过缝隙照射进来的静谧。

她说,她在一直奔跑向上。看似她在逃离人群,向往一种无人打扰的生活。但并不是!那里也有人,有无法用语言沟通的牧民。也许她想逃离的不是人群,而是纷繁复杂又刮躁的时代。也许她更喜欢心与心那种无言的交流,再或许她并没有想逃离的意思,只是想在大自然当中寻找一种她暂时需要的力量。

?

以下是我摘录书中部分内容

关于生死:

“如果按照我听到的藏族老人普遍的说法,死亡是被“叫回去”,那么,也许生才是一种莫名的旅行。这让我想起古希腊的死亡之神,他坐着四匹黑马的战车,手持双又戟,代表在死亡面前不可能有任何阻碍。”

关于观察自然:

“我只看过一株桃花,凝视过一片雪,

面对过一次日出,我只观赏过一幅画,

读过一首诗,唱过一首歌。

我感谢自然呈现了它,

我感谢总有那么些人在哲学、

科学以及艺术等不同的形式中

发现并表达了它。”

关于坛城:

“这条山谷就是我的坛城,我来了,我和这里的一切,在这十来天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只能感知其中分毫。在这个大坛城,以及小小的石头边、草地上,生命的形式和变化包含了世间的一切可能。”

关于路:

“鸟儿是一种崇高的生命,要不人们怎么总是幻想也有一双翅膀呢?人类走完大地上所有的路,是的,我们把它叫作“路”,我们把思考的踪迹也叫作“思路”,最后到达某一个结论。可是鸟儿不会,它俯瞰大地,一览无遗,它不需要了解路,它贯连所有的方向,它不需要结论。它们是流动的力量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保护自然: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吗?好笑,保护自己而已。至少人们应该慢一点,不要把自己当成这星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不要那么快地加速自然和传统的巨变,相信一些我们未曾认识到或者不能当下就带来利益的价值,这至少便于我们拼凑出趋向真正的人和大地。人们堂堂正正地用粗陋的知识和价值砍向另一些人和他们的土地,砍向我们自己和自已的土地,当胜局伊始,看似万物俯首,当以何祭,才能平复臣服者与大地的悲伤。”

?

自然于我,不是风光、景物,不是田园,不是旅行,不是艺术与情感的自然,也不是民族的、宗教的、哲学的,科学的自然,或者说,不仅仅是这些。有的时候,我会停留在这些片段中漫步,更多的时候,我必须像箭一样、像光一样穿越这些人类的“自然”,回到荒野,回到最初的那个自然,在开始时就存在,自身独立存在,并在一切事物中起作用的能量。在这样的行程中,我谁也不带,也不带我自己。而自然接纳我本身,无须动作,毫无声息,好像一束光回到光之中。

关于植物:

“季节的变化在食物中,鼠麴草嫩的时候做粑粑,蒲公英可以煮猪肝汤,马齿苋要糖醋,金银花泡茶加一点冰糖,枇杷叶煮水止咳。木槿花美丽又美味,煮蛋汤有别样的轻滑,据说可以明目,引得我外婆八十多还要爬树去摘花。西瓜必须浸在深井里,我喜欢这冷沁动人的甜味超过玫瑰糖的馥郁。而菖蒲与翠竹长植,是他们文人的骄傲,菊花也是骄傲的一分子,不过于我而言,用菊花烫鱼火锅似乎更美味。”

关于画画:

“虽然我自认为对牛棚无比熟悉,

但是把它画下来,可能更好,

我的眼睛和我的心一样,

有时候太快。

如果不通过绘画或者语言的方式来

一一描述的话,

我就只能停留在飘忽的印象中,

在未来某一日回想时沮丧地发现,

其实我并没有记住什么。”

?

就在前两天她说:实在是觉得时间不够,总是在奔跑。昨天夜里从塔城赶回来现在去核酸,马上要回老家去(她的父母都身患重病,需要她回去照顾)带本塞耳彭自然史路上看。

部分作家朋友们的部分书单

《大理小事》作者:东子

《守山》作者:王蕾

《西亚走着瞧》作者:许崧

《与花在野》《36岁人生半熟》

作者:宽宽

《大理外传》作者:万哲生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作者:乔阳

《与虫在野》作者:半夏

注:这里的内容出了摘录部分其它均为公号作者的一家之言,跟书作者没有任何关系。

花老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d/1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