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http://m.39.net/pf/a_4784963.html 白薇,拉丁文名:(CynanchumatratumBunge.)。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花深紫色,花萼外面有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种子扁平;种毛白色,花期4-8月,果期6-8月。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形态特征 直立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侧脉6-7对。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着花8-10朵;花深紫色,直径约10毫米;花萼外面有绒毛,内面基部有小腺体5个;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副花冠5裂,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长9厘米,直径5-10毫米;种子扁平;种毛白色,长约3厘米。花期4-8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适宜草丛、草坡、干旱地、干旱荒地、灌丛中、海岸沙滩、河边、林缘路边、林中、林中草甸、山谷、山谷溪边林中、山坡、山坡草丛中、山坡草甸、山坡疏林中、疏林中、溪边,宜温和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生长于海拔-米的河边、干荒地及草丛中,山沟、林下草地常见。 地理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地。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江苏等省区;西自云南西北经向东北方向,经陕西、河北直到黑龙江边,南至约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东至沿海各省均有分布。朝鲜和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 种植方法 整地:冬季或早春翻地,深20-25cm;碎土耙平后作畦,宽1.5-2m,高15-20cm,畦沟宽30cm。苗床宜精耕细作,疏松土壤,作成1-1.4m宽的床地。 种植:分直播和育苗法两种,3-4月中旬为播种适期。 直播法:点播或条播。点播按株距30cm、行距30cm开穴,每穴播下种子6-8粒,播后覆盖薄土。条播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3-4分。 育苗法:3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10-12cm,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条沟,覆细土2-3分,再盖草木灰一层,灌水湿润。幼苗高达10-12cm时即可移栽。行距30cm,株距25cm,移栽后须灌水。 田间管理 幼苗生长过密,必须进行间苗。将细小、瘦弱、密生的苗拔除。直播的,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松土除草,以后再进行3-4次。移植的,在成活后松土除草3-4次,同时培土。经常注意灌水,特别在夏季,5、6月份,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1-2次,可用人粪尿或豆饼水,兼施过磷酸钙与草木灰。除留种外应摘除花茎,防止开花。 病虫防治 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及时排水。春末夏初易发生蚜虫危害植株,可用40%乐果乳油0~倍液喷雾防治。 药用价值 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性味: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刀伤。 用法用量:煎汤,7.5~15克;或入丸、散。 备注:一般用于清虚热者居多,常与青蒿、银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前胡、枇杷叶等同用。(《中国药典》) 典籍记载 ①《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②《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疗惊邪,风狂,庢病。" ④《纲目》:"治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虚烦。" ⑥《要药分剂》:"清虚火,除血热。"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又用于急性热病中末期之灼热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亦涩,肺热咳嗽等证。"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热。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肺结核、尿路感染、水肿等。" 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④不良反应: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功能较强,内服过量,可产生强心甙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一般为30~40克。临床使用切勿过量。 ⑤血分无热、中寒便滑、阳气外越者慎服。 选方 ⑴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⑵治肺结核潮热:白薇15克,葎草果实15克,地骨皮2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⑶治尿道感染:白薇25克,车前草5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⑷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1克,石膏1克,桂枝0.5克,甘草3.5克,白薇0.5克。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⑸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50克,当归50克,人参25克。上为散,每服2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⑹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50克。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⑺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⑻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克,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50克。上为散,每服5克,米饮调下。(《普济方》) ⑼治金疮血不止:白薇为末,贴之。(《儒门事亲》) ⑽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⑾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2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 药理作用 白薇油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同时有解毒、利尿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作用增强,心率变慢,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菌作用本品还有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治疗半身不遂:白薇15g,泽兰10g,穿山甲6g,水煎服。治疗3例,效果满意。(《广东中医》) 治疗血管抑制性晕厥:白薇30g,党参15g,当归15g,炙甘草6g,水煎服。治疗11例,治愈9例,全部有效。(《中西医结合杂志》) 不良反应: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药理评价 经验鉴别:以根粗长,色棕黄者佳。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19.0%。兼能利尿。 来源: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17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有橘子吃多亏了这位l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