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食普期枇杷,从春吃到夏
越是名气大的人物出的错,产生的影响越大。北宋苏轼是历史上最知名的吃货之一,他叫错的一个水果名字,年后还把老外带坑里去了。 这是老苏流放时在广东惠州所作。他误将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芦橘认作了枇杷用在这里。这一错不要紧,硬是把广东人带沟里了。 年英国从广东引进枇杷,就按粤语发音译为Loquat,欧洲很多国家,除了独自引进枇杷的法国,也都跟着这样发音。英国还有更主观想当然的人,由枇杷的橙色联想,给个俗称rushorange速橙。 枇杷 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为常见水果,有金丸、芦枝、炎果、焦子等别名。 汉朝以前,枇杷原指乐器。因该植物叶子形状与之相似而取同名。为避混乱,乐器让名,改用琵琶二字。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学名却是Eriobotryajaponica(意即日本多绒毛花序)。 日本是唐代从中国传入枇杷的,年由日本传到美国,被他们错认成了是日本种。 金果银果 全球枇杷属有30种,我国产13种,我国中西部还有野生的。 经千年选育,目前全世界多达多个栽培品种。我国是最大生产国,有多个栽培品种,有大小、红白之分。最适种植区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形成了浙江的大红袍和洛阳青、江苏的白玉和照种,安徽的光荣、四川的大五星等十大名牌品种。 枇杷从南到北,陆陆续续逐渐成熟,延续到6月底出完。广州从化的早熟品种,3月份即有上市。 云南蒙自的坝区枇杷更早,元旦前就开始采摘,从春节到3月份口味越来越佳。 大部分地区是秋冬开花,初夏果熟,是谓独备“四时之气者”果木。 有人见包邮区的枇杷果小,心想何不移植福建的大果种呢?须知,枇杷分耐寒的北亚热带品种和不耐寒的南亚热带品种两类,各有各的适应范围。 北亚热带品种 果形较小,近球形,果色和风味较浓。分布于江淮和四川盆地一带。 南亚热带品种 果形较大,偏长,风味稍淡,分布于闽台粤琼云贵一带。 除了果有大小两类,枇杷还根据果肉的色泽,分为红沙和白沙两类。 红沙类 肉质较粗,风味稍逊,但产量高,耐贮运,可供鲜食和加工。 白沙类 果肉乳白或淡黄,皮薄肉细、味甜汁多。但产量低,不耐贮运,只适于鲜食。很多非产地的人,甚至不知道枇杷有白皮的。 枇杷之乡 有些著名的枇杷集中产区,既荣获中国枇杷之乡称号,也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 福建莆田枇杷曾多年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单果重最大的优异品种“解放钟”,最大单果重曾达半斤,堪称世界之最。 福建漳州的云霄枇杷有“闽南开春第一果”之称。 浙江余杭塘栖,有近年的栽培历史。所产“软条白沙”,属国宝级优质品种。果皮淡黄极薄、韧而易剥,剥离后自然卷拢。表面粗糙带麻点锈斑的最甜,含糖17%。 江苏苏州洞庭是全国白沙枇杷生产基地,以东山白沙最优。东山白沙类又以“照种”为上,有“金银蜜罐”之称。近来培育的早熟白玉更走俏。现又选育出了更优的冠玉,将成为未来之星。 安徽歙县三潭枇杷,产于美若仙境的新安江畔瀹(yuè)潭、漳潭、绵潭三个古村落。皮薄、肉厚、汁甜,有“天上王母蟠桃,世上三潭枇杷”的美誉。 中国枇杷之乡还有:四川仁寿县文宫镇、浙江台州路桥区桐屿镇、重庆合川区、广东韶关始兴县。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金字招牌的还有: 四川的攀枝花米易、成都市龙泉驿、雅安石棉县、内江资中县、自贡荣县新桥;云南红河州蒙自;福建福清市一都;湖北咸宁通山县隐水;贵州开阳富硒枇杷。还有枇杷界的贵族浙江宁海白枇杷。 各地枇杷园都有采摘农家项目。以四周皆有枇杷的四川成都最有名。 南京的街边院落也散落不少枇杷树,每年端午前后成熟。不过,南京没有优良品种可陈,基本是观赏种,居民主要吃外地的。南京以北,果子越来越小,甚至不结果。 食药价值 枇杷味道甜美,但网售的基本是提前采摘的偏酸。好口感离不开成熟度。红沙果一定要红透,白沙果以能否剥皮一拉到底剥完整为界限。否则是拿去制罐头,或酿酒用的,可以少加柠檬酸了。 表皮刮一刮好剥 法国人有个枇杷的顶级吃法。果肉和朗姆酒打成泥,加肉桂粉、酸奶等调味,用巧克力做外壳,加冰冷凝成枇杷果形状的枇杷雪葩。我最顶级的吃法是用果肉拌酸奶。 论营养,枇杷果肉中的糖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颇丰。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居水果中第三。 中医认为枇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作为中药是以枇杷叶入药的。常与其他药材配伍制成不同的“枇杷膏”。 枇杷的叶和果核中含扁桃苷(苦杏仁苷),有人戏称之维生素B17。此物水解释放出微量氰化物,具有镇咳作用。不过吃多了也会中毒。 枇杷叶 枇杷叶中还有三萜类熊果酸,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具有镇静、抗炎、抗菌等作用。 当然,熬膏用的糖可能比药材祛痰镇咳作用更大。前年美国有不少人吃蜜炼川贝枇杷膏,感觉不错。甜丝丝的冰凉口感,浸润喉咙还是挺舒服的,治不治病不重要。 枇杷花 浙江一带,每年冬至还采多余的枇杷花入药。 枇杷蜜也是南方特有的冬蜜蜜种,被认为是止咳保健食品。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原创不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ks/17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药膳大辞典祛痰止咳类
- 下一篇文章: 住培教育呼内住培需掌握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