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民俗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你都了解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b1vfm1h.html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初一糕,初二粽” “初三螺,初四艾” “初五爬龙舟,初六嘴觖觖”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莆田方言称之为“五日节”。节时,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洒扫庭除,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糕 “初一糕”即指农历五月初一,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吃上一口糕,这个“糕”,多为枫亭糕,也可以食米糕,寓意节节高。 初二粽 粽子是传统的节庆食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品出现,到了金朝的时候才成为了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的。 初三螺 “初三螺”是指初三这一天家家吃螺,莆仙地处沿海,海产品丰富,吃螺可以医治短脖病,也可明目。 初四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房檐下,或悬于堂中。端午节前后是一年中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智慧的古人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驱邪避瘟的作用,为健康保驾护航,具有一定养生意义。 初五扒龙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传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洗“午时水” 洗“午时水”:农历五月初五用“午时草”沐浴,古时实为五味益身的青草药合成,叫五味草。现在农村通常是将石榴连枝带叶、蛋草、枇杷叶、尖尾松柏枝叶、蕨类植物等几种青草捆在一起,放在锅里连咸蛋、淡蛋、豆荚、大蒜等一起煮水,烧煮出来的水称为“午时水”,即可用来沐浴。 吃“午时蛋” 农历五月初五,大人小孩吃经“午时草”煮过的“虎蛋”,还有豆荚、大蒜,蛋有咸蛋与淡蛋之分,成串豆荚、大蒜置于锅中与“午时草”一起煮,吃后可以怯病、驱邪、以增强体质,防止因夏季雷阵雨淋湿而得病。 挂“虎蛋” 用五色线编成小网袋装上几个“午时蛋”挂在孩子胸前,小孩常常会互相比对谁的“蛋袋”更为漂亮,谁“蛋袋”里装的蛋更多。小孩还会经常拿“午时蛋”对敲,比比看谁的蛋壳更为坚硬。 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此五色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瘟、长命百岁。 说说属于你的端午记忆 一度春秋一度梦回 端午节的记忆 承载着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 映衬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就在这一蔬一食间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有人眼里 端午是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有人心中 端午大概是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那么 你的端午又是什么样的呢? 欢迎分享属于你的端午记忆! (来源:湄洲妈祖祖庙编辑:蔡杨) 作者/来源:莆田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d/19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成语中
- 下一篇文章: 橙子加一物,等于天然止咳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