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这五型一定要掌握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http://m.39.net/pf/a_5779527.html 痉咳五证 贺耀庭,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区名中医 风热犯袭肺表 发热微恶风寒,鼻窍不利,时流涕,咳嗽少痰,咽喉不利,咳甚则面目红赤,日轻夜重,口干饮水,舌苔薄白或正常,但舌边尖红赤,脉象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桑菊饮合银翘散方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5g.杏仁7.5g.桔梗10g.百部10g白前10g.薄荷7.5g.大贝10g.甘草5g.枇杷叶15g.牛蒡子10g水煎2次合之,分4次服之,5小时1次,1日尽剂(上为5岁儿量)。 本方以桑菊饮、银翘解为主加减化裁,常用于顿咳初期,温邪初犯肺卫。主方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加前胡、百部、枇杷叶等可加强清热止咳降逆之效,合之为剂,共奏止咳降逆、解表宣肺之功。 痰热交阻痉咳 咳嗽气逆呈阵发性、痉挛性,面红目赤,握拳弯腰,咳后喉间发鸡吼哮声,吐出黏涎痰沫,进食后方能缓解,甚者衄血,痰中带血,舌下点状溃烂,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滑数。治宜清热化痰,解痉降逆。 家用验方:桑皮15g.酒芩10g.射干7.5g.大贝10g.苏子10g.胆星7.5g.天冬10g.儿茶4g.杷叶15g.茅根15g.蜈蚣1条 此方为家用验方,运用于表证已解,以咳嗽剧烈呈痉挛性为主,此型以痰气交阻气道、肺气不利为关键。桑白皮、射干、黄芩、百部清热止咳;胆星、大贝、苏子涤痰利肺、理气化痰;天冬、茅根、儿茶滋阴清热凉血,上药组合有清热解痉、止咳化痰之效。 痰浊壅盛湿阻 痉挛性咳嗽,甚则呕吐食物痰涎,面目虚浮,咳时喉中有痰鸣声,不思饮食,时呕恶,咳呕甚则涕泪皆出。治宜降气宽中,涤痰止咳。 半夏10g.茯苓15g.百部10g.紫菀10g.前胡10g.苏子10g.莱菔子10g.沉香5g.瓜蒌仁7.5g.天竺黄7.5g 本型已近末期,病情缠绵不愈,用此方甚佳。方中半夏、茯苓、百部、紫菀、前胡燥湿化痰而止咳;苏子、莱菔子理气化痰、降逆宽中而利肺;天竺黄清热化痰、镇惊解痉,加沉香一味降逆顺气,畅达气机效果更佳。 痉咳痰阻缠绵 本型具备痰热交阻、痰浊壅盛湿阻型共有症状,但不具有表证症状。此证多是发病中后期。用诸药很难取得疗效。治宜镇痉止咳,燥湿化痰。 朱珀百咳散:朱砂10g.琥珀10g.百部20g.白前20g.半夏20g.大贝20g.天竺黄15g.蜈蚣2条.沉香7.5g上药共为细末,5岁小儿用2.5g(1次量),日服3次。 本方适用于除表证外之各种类型顿咳,持续服本药必获显效。用之多年,屡见功效。 气阴两虚余邪未尽 轻微咳嗽,日久不愈,已无吼哮声,面色青白,食欲不振,不耐风寒,易患感冒,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祛邪固本。 方药:补肺汤加减方。党参10g.黄芪10g.五味子7.5g.麦冬10g.桑皮10g.紫菀10g百合10g.山药15g.扁豆10g.熟地20g,大枣为引,每剂煎2次合之,为2日量,日服3次,食后服。 本型为病后余邪未尽,正气已虚。由于久咳则气耗,久吐则液伤,故呈现气阴两虚,正虚邪衰之状,此期用方以《永类钤方》补肺汤加减化裁,既扶正、又祛邪,实为善后之良方,病愈后最好再继续服1周为宜。参、芪益气扶正固本;麦冬、五味、百合养阴益肺;桑皮、紫菀清热止咳化痰,除其余邪;山药、扁豆、大枣益气健脾,固护中州,此即“中央健,四旁和”之意;诸药合之,补气益阴,健脾止咳,扶正而邪祛。 百日咳初起不可过早用滋腻之品,如天冬、知母、五味子之类,用滋腻之品可以恋邪而致使病势缠绵难愈。此外葶苈子虽有降逆作用,但其功在行水泄下,过用恐耗伤正气,每见时医用之效果不佳。因本病是百日咳杆菌感染,肺内并无多余之停水,况且久咳不愈肺阴已伤,再用葶苈行水泄肺,更伤其阴,故用之殊为不宜。 (贺汝学.贺汝严.整理)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小儿咳喘卷》/单书健编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杏林墨香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ks/17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应用
- 下一篇文章: 年金针门冬至进补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