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1018/4275471.html

春夏交替之际,天气变化无常,咳嗽、痰多、喉咙干痒,种种不适随之而来

这个季节有一种水果,不仅具有生津润肺、祛痰止咳、清热养胃的效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多种糖类以及有机酸,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就是清甜的枇杷

最近,又到了枇杷上市的时节,整个包邮区的馋劲儿都被撩动起来。

光吃是不够的,非得亲自上手剥个枇杷,露出鲜嫩欲滴的果肉在镜头前好好摆拍一阵才足以表达珍视。

枇杷新鲜上市

古人表达对枇杷的热爱就更厉害了,动不动就写诗画画,以至留下来的枇杷名篇不尽其数。「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清代江南文人沈朝初的评价颇具概括性,而他写的正是苏州东山枇杷。

丰子恺则为杭州塘栖枇杷疯狂打call,他在《塘栖》一文中说:「船里吃塘栖枇杷,是一件极快适的事。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可随口吐到河里,手弄脏了在河里洗洗干净,极为方便」。这画面感可比现在的直播带货有意境多了。

自古江南多才子。江南枇杷的美名能载入史册,多少也与此有关。江浙沪一带的枇杷之争,也因此变得很激烈。

清末吴昌硕《枇杷》

枇杷,又名芦橘、金丸、芦枝,因其叶片形似乐器「琵琶」而得名。在我国有多年的栽培史,在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南方省区广泛种植。

「枇杷白者为上,黄者次之」,年前的《广志》已对枇杷品种做了区分。次之的“黄者”即为红沙枇杷,果肉呈橙红或橙黄色,树体健壮产量较高,但肉质较粗。而白沙枇杷果肉白嫩,馥郁淳甜,自古就更受宠爱。江南枇杷以白沙为主,自带高贵气质,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也是理所当然。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一棵枇杷树,无限相思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句

枇杷全身都是宝,《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除了果肉之外,枇杷的皮、叶、花、核等均可入药

大家咳嗽时会喝的“川贝枇杷膏”,其原料之一正是枇杷叶

因为枇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药用功效,枇杷在历史上,常被作为贡品

如今市面上什么样的枇杷,才是好吃的呢?

古人也曾有描述“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口枇杷,甜过初恋

好吃的枇杷,果大、色艳,薄薄的果皮下包裹着黄灿灿的果肉,轻轻地一捏,就能感觉到果肉在指尖跳动,一口咬下,汁水四溢,口感鲜甜,肉质细腻,从嘴里甜到肺里,是初夏的味道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枇杷,它随手在树上摘下一颗,果面雾绒绒的,身子圆滚滚,没有一点瑕疵。

我们发现,相比其他的枇杷,它非常好剥皮。不用刮一刮,直接剥,像撕纸一样简单。

3秒剥完一个,想吃枇杷又不会剥皮选它就对了!

剥出来像一颗水球,果面能看到欲滴的汁水。

一口咬下,汁水太多,情不自禁地吸溜一声。果肉软软嫩嫩的,没有纤维感,上颌下颌微微用力一抿,果肉便化成了汁水流入喉咙!

这款枇杷和其他纯甜或寡淡的枇杷都不同,清甜中带着一点点果酸,所以它的果味比其他枇杷浓郁。

枇杷有大中小的规格,我们挑选的是大果,比鸡蛋还大,核小肉多。

酸甜的味道+十足的汁水+满嘴的肉感,吃起来非常爽快。连吃十个八个不是问题,且生津开胃~

好不容易得来的丰收,一年只尝鲜30天,个比鸡蛋,剥皮如撕纸,肉厚多汁的石棉枇杷确定不尝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yy/1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