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杨融悦幼儿园

四时之气盈满枝

“枇”里“杷”啦采摘时

---艾玛班一周生成课程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五月枇杷黄似橘,摘尽枇杷一树金。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宝库,丰富的事物和神秘莫测的现象,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春去夏至,黄澄澄的枇杷悄悄挂满了枝头,它们舒展身姿,绽放笑脸,吸引了孩子们的眼光和味蕾。初夏的阳光不燥,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仿佛在和孩子们问好,等待着与孩子们的相遇。

枇杷大调查

幼儿园的门口有颗高高的枇杷树,孩子们远远的观望,对枇杷、枇杷树、枇杷叶的直接经验比较零散。怎样能整合孩子的经验,支持孩子深度学习与拓展学习呢?趁着孩子们对枇杷的兴趣,老师组织孩子们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关于枇杷树孩子们有很多问题,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去一一解答呢?通过一起讨论,大家决定制作一张调查表,先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吧。

枇杷采摘忙

四季悄然而过,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孩子们不停的张望着、讨论着。

“这是枇杷,很甜的。”

“它结了很多果子,但是太高了,摘不到。”

枇杷诱人,孩子们出谋划策,好主意接踵而来。

“用竹竿可以够到枇杷。”

“用梯子也可以。”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枇杷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可能会怎样?”

“它会摔坏的。”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可以用盘子接住。”

“我用篮子接住。”

办法到底行不行,还要试试看。老师也准备了专业的采摘工具,开始采摘啦。老师站在高高的围墙上,孩子们不停的提醒老师小心点,别摔着啦。枇杷虽未吃到,但老师的心已经甜化啦。

小朋友举起篮子,端着盘子,总也接不到枇杷,看来这个办法不行。

“盘子和篮子太小了,可以换个大的,比如我们的桌布。”

孩子们拉住桌布四角,但枇杷总是滚下去,这时,园长妈妈送来了更大、更软的布。园长妈妈和孩子们齐心协力,终于成功的接到了枇杷。

“太好啦,可以吃枇杷啦。”

枇杷来品尝

孩子们摘下枇杷,留下了果子,正要把枇杷叶扔掉时,老师提醒孩子们叶子也有很大的用处,孩子们听了,对枇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枇杷好吃,能直接吃么?怎样清洗呢。”回忆平时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分享了很多好主意,到点洗洁精、盐、小苏打、面粉...老师从食堂借来了盐和面粉,小朋友开始清洗枇杷。

清洗好的枇杷更加诱人了,轻轻剥下薄薄的一层皮,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唇齿间流淌,酸酸甜甜。孩子们还不忘把果实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这个夏天都是甜的了。

枇杷都是宝

《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不仅是滋养的上品,而且浑身都是宝藏,除果实能供人食用外,枇杷的花、核、叶、皮、根等都有独到的作用。枇杷叶可以煮水,润肺止咳,降逆止呕;枇杷核可以做种子。孩子们把枇杷果核种在土里,希望早点发芽。

枇杷线上连

老师和小朋友分享了绘本《高高的枇杷树》,书中香香兔和长颈鹿友爱与互助,合作与分享,宽容与感恩的故事打动了孩子们。

在听故事时,婷婷咳嗽了一下,孩子们关心地问起来。

“吃枇杷可以止咳。”

“对,可以喝枇杷水。”

“枇杷的止咳作用非常好,婷婷的妈妈可以给婷婷喝枇杷水,我们怎样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婷婷的妈妈呢?”

“我们可以打电话。”

借助视频聊天,老师连线了婷婷的妈妈,小朋友争前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小妙招。婷婷的妈妈为孩子们竖起来大拇指,希望婷婷早点恢复健康。

枇杷作品展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经过与枇杷的多次接触,孩子们直接感知了枇杷树叶和果实的外形特征,瞧!孩子们用自己的表征符号,创作了眼中的枇杷。

在这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里,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课程教育,促进了孩子们身心和谐发展。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孩子探究的生动内容,玩中学、学中玩、生活即教育。追寻孩子的脚步,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果实,更收获了在亲身观察与感受实践中,自主获取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的幸福体验!

图文:董欣颢李宣

编辑:董欣颢

初审:夏孝洁

复审:李蒙

终审:朱晨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bayea.com/ppyzy/17690.html